《小兔请客 》教学课例
(2017-11-09 15:20:41)分类: 工作心得 |
《小兔请客 》教学课例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北师大版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0、21页的例题和练一练。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做到: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与第五单元、第七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加减法”的学习内容。“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71名学生,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思维活跃。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但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所以课堂应注重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丰富多彩的游戏容易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多动脑筋,敢于探索的精神.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八、课时划分: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快乐比赛,激发情趣
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整十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
现在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师巡视观察)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一捆有10根,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为2+3=5,所以20+30=50;
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5个10即50,所以20+30=50;
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
⑤用计数器,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师:同学们真聪明啊!竟然想出了那么多种方法,但是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但是呀加法算式却生气了,为什么呢?原来呀加法算式看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却没有自己的名字,助人为乐的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加法算式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好不好?在加法算式里,我们把 + 两边的数字叫做加数,把算出的得数叫做和。在30+20=50中,30叫加数,20也叫加数,50叫和。(板书)
2、探索整十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原来有50个果子,小刺猬拿走了10个,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里讨论一下,剩下多少个果子呢?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①学生讨论,互相交流。
②汇报:
……
板书:50-10=40(个)
刚才呀,我们给加法算式里的各部分起了名字,减法算式看我们起的好,它们也要求我们给它们起名字,同学们,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生回答,师板书。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小游戏:师指黑板上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生回答,来回变换,越来越快。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
30+20=50(个) 50-10=40(个)
提问:题目中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像这样的数叫做整十数,你是怎么计算的呢?十位相加,个位不变,都是0.同学们,你学会整十数的加减了吗?那下面我们来练一练,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出示幻灯片上题目)
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小猴子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出色,它决定带同学们去商场逛一逛,同学们,你说我们去不去啊?好,我们去看看吧!瞧,(播放幻灯片)多么新鲜的水果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吃啊?(想)老师也想吃啊!可是小猴子说,吃可以,但是有个要求,要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算出来才有的吃。(出示课件)
小动物们吃了果子,又陪同学们逛了商场,一个个都累坏了,都想赶快回家,好好休息休息,但是首先呢,它们必须得过了数字河,才能到家。助人为乐的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动物们尽快到家吗?(出示课件)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教学反思
《小兔请客》是本册教材加法计算教学的起始课,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通过创设“小兔请客”这个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入对本节知识的学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自主积极的去探索知识。
2、观察情境图,主动探索整十数加减法的算法。
观察情境图,让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和“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的加减法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找到了情境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自己根据算理探索多种算法。
3、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减法的意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演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然后用计数器拨一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体会了算法的多样化。
《小兔请客》教学实录
师:
师: 2个十是
男生:20
师: 5个十是
女生:50
师:10个十是(
男生:100
师:90里面有
(
女生:9
师:70里面有
(
男生:7
师: 40里面有(
女生:4
师:男生女生回答得都很棒,老师也难分胜负,为了奖励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生:好
师: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今天要过生日了,它一大早就到森林里采了一篮子松果,准备和它的好朋友们啊一起来分享,瞧!小白兔都请来了谁?(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板书课题)
生:小猴子,小刺猬
师:看,小兔子很热情,很大方,它先端来3盘果子,又端来2盘果子,爱提问题的小猴子一看,每盘都是10个果子,它立刻就想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聪明的小朋友们,你知道小猴子提的问题是什么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哦,对了,同学们真聪明!同学们和小猴子一样都有爱提问题的好习惯,但是只会提出问题是不行的,我们还要会解决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吗?
生:50个
师:那么怎样列算式计算呢?
生2:30+20=
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自己先仔细想一想,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学生交流算法,
生1: 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
生2: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生3:因为2+3=5,所以20+30=50;
生4: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
生5: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就是5个珠子即50,所以20+30=50。
师; 30+20有这么多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生1:我喜欢“2个10加3个10是5个10”
生2:我喜欢“2+3=5, 20+30=50”
师:老师真的很佩服同学们,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竟然想出这么多种方法,说得真好,但是加法算式却生气了,为什么呢?原来呀加法算式看你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却没有自己的名字,所以生气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加法算式起个名字吗?
生:能,“+”两边倒数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师:你们说的很好,在这个加法算式中,每个数字除了有它表示的意义以外,还有自己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我们把 + 两边的数字叫做加数,把算出的得数叫做和。在30+20=50中,30叫加数,20也叫加数,50叫和。生:30叫加数,20也叫加数,50叫和。
师:好,问题解决了,小动物们开始吃果子了,忽然小刺猬的手机响了,原来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它妈妈让它赶快回去。小刺猬望着水灵灵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它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第二幅画面),它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那么小朋友们,看到这儿,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师:原来有50个果子,小刺猬拿走了10个,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40
师: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自己先想一想,自己动手,用计数器,或者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剩下多少个果子呢?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①学生思考讨论,互相交流。
②汇报:
……
板书:50-10=40(个)
师:刚才呀,我们给加法算式里的各部分起了名字,减法算式看我们起的好,它们也要求我们给它们起名字,同学们,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能,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师:边板书边说。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小游戏:师指黑板上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生回答,来回变换,越来越快。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
30+20=50(个) 50-10=40(个)
师:题目中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位都是0
师:很好,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的数叫做整十数
师:你是怎么快速地计算出来的呢?
生:把十位上的数直接相加
师:说的真好,对,就是把十位相加,个位不变,都是0.同学们,你学会整十数的加减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下面我们来练一练,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出示幻灯片上题目 练一练) 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应该怎样列式?想好请举手。
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板演,下面的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
生:列出40+20=60,60-20=40
师:先看第一位同学的,他写得对吗?
生:对
师:再来看第二位同学的,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小猴子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出色,它决定带同学们去商场逛一逛,同学们,你说我们去不去啊?好,我们去看看吧!瞧,(播放幻灯片)多么新鲜的水果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吃啊?(想)老师也想吃啊!可是小猴子说,吃可以,但是有个要求,要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算出来才有的吃。(出示课件)
生:苹果和橘子一共有多少个?
师:谁来解决***提出的问题
生:50+40=90
师:谁还能提出一个不一样的问题?
生: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
师:小动物们吃了果子,又陪同学们逛了商场,一个个都累坏了,都想赶快回家,好好休息休息,但是首先呢,它们必须得过了数字河,才能到家。助人为乐的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动物们尽快到家吗?(出示课件)
……
教学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在学会计算的同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3、教师利用小兔请客这一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对人要热情。
4、本节课我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再设计,合理使用了一些身边的课程资源,编制了一些童话故事,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真正让学生经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
5、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得很好,尤其是童话故事,引人入胜,教态自然大方,很具亲和力,唯一的不足,就是忘记写单位了。(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
6、讲得不错!其中还剩下几个?这句话中的“几”应该改为“多少”,注意数学教学语言的严谨性。(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