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了。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都有被借调的经历,或者有与借调人员一起工作的经历。借调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好像跟老百姓关系也不大,但其实与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关系不浅。尤其是违规借调的泛滥,不仅使基层人才流失,还成为“关系户”调动升迁的暗道。(新华网4月27日报道)
从下级部门借到上级部门,或从乡镇借到县城甚至省城,平台更大,视野更宽,很多基层年轻公务员都心向往之。对于借调单位来讲,借调是一份“免费午餐”,找人过来白干活,工资、福利、编制都在原单位,不花一分钱,不用考虑借调人员下一步的晋升任职问题,只管用人就成。但是,长时间的违规借调也存在很多弊端,容易滋生一系列“机关病”。笔者认为,借调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吃空饷”,急需整治。
第一,加大对基层福利的倾斜,让乡镇一级能留住人才。基层是直接与群众接触的第一环节,现实行无纸化办公,各部门都拥有直接与县级部门资料共享的内部系统,只有是依靠年轻公务员来胜任,一旦年轻公务员离开工作岗位,则直接影响到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让群众难办事。加大对基层的关注,为基层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力所能及改造生活条件,让年轻公务员不想走。
第二,合理确定编制,防止人浮于事。在不同级别、不同系统的单位内,忙闲不均非常普遍。致使出现有的单位很忙,有的单位工作没那么忙却有很多编制的怪异现象,忙的单位就只能是采取向下向事业编借调来解决工作繁忙问题。解决借调问题,要从根源上想办法,科学确定编制数量,以事设岗,以岗定人,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编制的动态管理机制,职能减少、编制富余的部门可以缩编,职能增多、编制紧张的部门可以适当扩编,让同级人员互相流动。
若基层没有年轻公务员,将会致使群众该享受到的惠民政策脱节,危害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借调”问题急需根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