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首日,上午北京高速路交通量较大,0至9时达到47.76万车次,同比增长13.55%。而出京方向从5点多就开堵,京藏高速的出京长龙更是长达55公里,从四环一直堵到八达岭,堪称史上最长拥堵。另外,受办理进京证的车辆增多影响,京沪高速的应寺地区也堵了3公里。(法制晚报5月1日报道)
自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至今,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已经历8次考验。与“十一”、“春节”交通大考相比,今年以短途自驾出游为主的“五一”小考对压力明显增大。单单京藏高速出京方向堵车就长达55公里,被称为“史上最长”,晒堵照、晒抱怨更是此起彼伏。各地区景区更是人满为患,只见人头不见路。假期高速公路堵车问题,8次考验,8次想策略,做整改,为何却仍是像连续剧一般,重复上演?笔者认为:
自驾出游越来越多,基础设施一层未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的需要也越来越大,自家购买的私家车基本成为主要交通工具,遇假期,上班族不用早出晚归,一家人总算可以好好团聚,商量出游事项,私家车也就成为自驾游的先行军,并且免过路费,省下一大笔。然而,纵观,高速公路路段,免费车道不再发卡改成抬杆放行;甚至提供“绕行指南”,提前发布预警提示信息。除此之外,高速公路还是那些路段,并未对易堵区域增加通道。
路网布局不合理,道路利用率较低。有些高速公路路段存在路窄、坡陡、弯大等诱发因素,以及未设置下一个收费站免费、付费车道行驶诱导标志,导致车辆临时变道,违规占用应急车道,增添人为设障,导致通行能力“卡脖子”,拥堵或发生交通事故在所难免。
只要带薪休假制度未变,节假日不限号,不新建通道,节假日堵车连续剧,怕是会成为一道越演越烈的风景线,扫了难得出游的好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