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山大佛寺石刻造像,位于历城区仲宫锦绣川老庄村北青铜山阳悬崖上,凿于隋末唐初,窟高9.25米,宽5.4米,深5.1米,主佛通高9.05米,是目前已知济南最大的古代石刻佛造像,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方位图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九七七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大佛结跏趺坐,身着U型通肩袈裟,面部丰满且上宽下收,颈部略长,肉髻高耸无螺发,身材略失比例,双耳垂不及肩,是典型的隋末唐初风格,造像年代应早于神通寺千佛崖造像和千佛山兴国禅寺唐代摩崖造像,大約在公元7世紀左右。大佛双手仰掌叠置足上,造像之初应有法器托于手掌,今已遗失,根据佛教相关文献和佛造像的一般特点分析,此尊佛像应为“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手托法器应为莲台或宝瓶。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主佛造像具有典型隋末唐初风格
主佛两侧共雕有9尊造像,與大佛風格並不一致,應為主佛雕成後又补镌而成。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主佛左侧菩萨与比丘造像(无造像记)
左侧2尊為菩萨、比丘各一,菩萨高2.2米,比丘高1.8米。菩萨头顶花佛,身着璎珞单衣,腰系宝带,面容丰满,左手提净瓶,右手举柳枝。紧挨菩萨而立的比丘,身披僧衣,朴实无华,双手虔诚地捧于胸前,仰脸带笑侧向主佛。主佛右侧没有相应凿造与之对称的胁侍菩薩和弟子沙彌,而是分散鑿雕了5个佛龛,龛内镌坐佛共7尊,上六下一。
龕窟内有题记4则,左壁1則,右壁3則。其中有明确纪年的的1则,时间为‘天宝七载’(公元748年)。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主佛右侧二尊造像雕凿于唐天宝七年,二像中间造像记里有明确纪年:‘天宝七载九月二十七日,上座僧元志敬造石像二躯,一降魔一弥陀,上为国王帝主,下及师僧父母、法界仓生,咸同斯福。’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佛造像记:‘像主從景晖,像主徐晃母王,像主高秋王,像主羅勝男,像主荣僧□’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王□未息君撰題記:‘像主王□供养,像主王夏□供养,王□未息君撰’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嘉靖十五年(1536年)重修窟龕題記,记录了明嘉靖时大佛被发现及商闫氏重修门拱之经过
石窟旁现存古碑一通,为清光绪十年所立,其余2通为现代所刻。窟外有一平台,可容百人,古柏六株,虬枝苍翠。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龛窟上方的‘寿’字及‘卐’字符摩崖石刻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龛窟全景
大佛寺位於八達嶺下,《历城县志》載“大佛寺在八达岭下,寺去岭七里,佛去寺三里”,八达岭即道沟村与双井村之间的山岭,山下的大佛寺村即因寺得名,寺名應是因青銅山大佛而名之。根據大佛龕內的天寶七年題記分析,大佛寺的始建時間應在公元748年之前,而又晚于大佛像镌刻時間,上座僧元志应是大佛寺的主事。寺院及至建國後尚有部分遺跡和磚塔、鐵鐘、古柏,現僅殘存石柱石、佛座、石塔基等石構件,2007年,眾信士捐資复建了大殿一間,鐘樓、鼓樓各一,鐫塑了一些佛像及碑刻。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远眺复建的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新立的《金刚经》偈碑与弥勒佛金像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 [转载]青铜山大佛和大佛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昔日大佛寺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