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
大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255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2019-08-01 14:09:00)
标签:

转载

分类: 墓道石刻遗址寺庙和民间

南泉寺,位於曆城區仲宮鎮东郭而村南的深山峽谷中,因寺南有南泉而得名,始建於唐代,元至中、明万历、清道光、民国时多次重修,现主體建築早已廢圮,至今尚遗留一石构四面凉亭,曾为钟楼,挂钟铁钩犹在。随着南部山区旅游的大开发,近年在遗址处新建了一家梨源酒店。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南泉寺和太甲山摩崖造像方位图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唐代遗存钟亭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双鸱吻吐水石雕件尽显盛唐风韵

 

南泉位于寺南咫尺,明万历七年(1579年)许邦才撰《重修南泉碑记》载:“寺南出泉三四泓,冬夏不涸,寺以泉名。”今泉在古寺遗址东南隅,并列两泉池,东池为长4.5米,宽2.9米的石砌池,西池1米见方,在石券门洞内。泉水自池壁溢水口流出,向西曲行30余米汇入1965年“四清”运动时建成的“四清水池”。池岸立有清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南泉寺碑记》,碑记中称:“历邑之南,大川有三,名泉七十有二……,此泉居七十二泉之首。”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石券洞内的南泉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南泉寺遗存碑刻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带有强烈红色印记的“四清池”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淅淅山泉如游丝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四清池畔的“太甲亭”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太甲亭记》碑刻

   

    从南泉寺逶迤南行,便达太甲山,又名“太甲陵”、“康王顶”,相传商王太甲(公元前15-16世纪)葬于此,故名。史记记载:“太甲, 成汤适长孙也,……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曪帝太甲,称太宗。”然而根据古文献及地方志乘记载来看,真正的太甲陵并不在此,此“太甲陵”大概又是后人附会所为。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太甲山摩崖造像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山阴山崖有摩崖石窟三个,造像三尊,高约2米,两坐一立,分列三窟,体态多姿,面容丰满,多具唐代早期佛造像的典型风格,至今保存完好,前几年曾遭不法分子觊觎,佛头险遭盗窃,现今文物部门已给这些无人看管的珍贵文物加上了电子监控设备,希冀它们能够古韵长存。

 

[转载]南泉寺遗迹与太甲山摩崖造像
           太甲山摩崖造像于一九九五年被列入济南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