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崂山寂光洞

标签:
转载 |
分类: 墓道石刻遗址寺庙和民间 |
寂光洞位于华严寺北200米,华严寺正门东边有石阶路可直达。原为自然山洞,后经人工三面彻墙而成,一门二窗,门额上方镌刻有寂光洞三个大字,字径30厘米,内高3米,宽6米,进深3.5米,门东南向,供奉民间信仰的胡三太爷。
由寂光洞上的巨石就是望海楼。又名望海石,巨石东面的石壁上镌刻有“大观”二字。
寂光洞内碑石林立,都是歌颂胡三太爷“有求必应”,院内香烟缭绕,香炉内焚着手臂粗细的高香,洞内供品丰厚,猪头,鱼,鸡鸭水果罗列,酒杯满盈,香炉内焚烧着金银纸锭。时有鞭炮响起。
当地人叫这里狐仙洞。是供奉胡三太爷灵位的地方。狐仙,即胡三太爷,真正的名字是胡峄阳。《青岛市志》的《崂山志》人物部分,做了如下介绍:
胡峄阳,民间讹传为立阳、玉阳、维阳,名良桐,更名翔瀛,字峄阳,号云屿处士,清即墨城阳人。约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少年时就读于洼里、慧炬院,清顺治十年(1635年)16岁应童子试时,守门人强令其解衣搜身,他怒不受辱,拂袖而去,法是终生不应试,以后设馆授徒为生。
胡峄阳生有异禀,精研《周易》,于濂洛之学别有微契。家贫甚,一介不苟取,蓬室瓦牖,悠然自得。虽雅工制艺,但视进取之途泊如也,唯与老山百福庵蒋青山道长相交甚密。著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等。现仅有《易象授蒙》和《柳溪碎语》,《柳溪碎语》手抄本为70页,共1万6千字。胡峄阳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死后,胡氏族人尊为十世祖,并在流亭村建胡峄阳祠堂,堂内挂对联一付,上联为:“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下联为:“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
民间传说胡峄阳他曾经预言“崂山永远不会有洪涝地震等灾害”,还说“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确,崂山属于花岗岩结构,三围大海,所以,从地质构造和地形来讲是不会有地震和洪水灾害的。这说明胡峄阳的确通晓很多方面知识。
其实这个院子以前有名字,在寂光洞西边山崖上刻有五个大字 “莲池海会园”。看上图,在石碑后面的大石上。
题刻“莲池海会园”。
“莲池海会园”刻字的下面有一大片石刻,可惜时间太久,已风化严重,多字已模糊不清。但落款时间可看清,上石时间是“嘉庆六年”。距今已有215年了。
落款处有:“大日寂光洞
“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大日”之意胜于太阳。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
“大日寂光洞” 还是与毗卢遮那佛有联系。也有可能这里曾有一小庙叫
“大日寂光洞”,洞主或主持名叫
“佛云雨”。
“ 华严” 二字
“古佛道”
三字,漂亮的楷体字,约15公分见方。
莲池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宝功德莲花池,海会是指莲池中的每朵莲花都有一个菩萨,而莲花池无边无际,那么多的菩萨在一起,那不是海会吗?
西方极乐世界莲池海会首先肯定是有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又由《华严经》知道,还有文殊利师菩萨、普贤菩萨等。
再,《佛说阿弥陀佛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第子,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故知西方极乐世界莲池海会大众无量无边,其数不可称计。经云:非是算数之所能知。意思是说这些菩萨众的数量太多了,以现有的算数单位根本统计不出数目来。
所以,不必问有哪些菩萨,因为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菩萨都已往生、今往生、当往生。你念佛将来往生,不也是莲池海会的菩萨众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