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2014-08-10 12:57:16)
标签:

长寿

健康

美食

营养

预防

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http://s11/mw690/003J13k8zy6L8ghGkrM4a&690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发生的,而糖尿病又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的糖尿病有不同的环境因素。比如说,引起1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可能有病毒和毒物的损害。而引起2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至少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

      (一)富贵病与穷病?

      大家都说糖尿病是一个富贵病、懒病、好吃懒做的病,如果我们今天还像20世纪60年代那样贫困,我们身体里的“节约基因”还在正常运动,我们还在吃糠咽菜,那么,这些因为国家逐渐强盛、人民逐渐富足的富贵病也不会如此蔓延。但是那些所谓有穷病,如肝炎、水肿、肺结核、传染病就有可能会为祸人间。所以,不是富贵病与穷病的问题,而是我们将富足都体现在了好吃懒做上了,正如暴发户不能长久的一样。

      (二)延年益寿是否要以健康为代价?

      1947年,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仅为可怜的37岁,还没活到糖尿病易发的年龄人就死了,那是没有机会得糖尿病。现在呢?前几年我国人均年龄已超过73岁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均年龄已逾80岁,什么样的老年病就都可以看得到了。所以,发病率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寿命延长了。

      此外,医疗条件改善、监测手段日趋简化,糖尿病只有想不到,没有查不出的,这也是糖尿病病人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既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医疗条件好都是糖尿病暴发的显见的环境因素,但这些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能因噎废食。那么,在保留这些好的因素的同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了。这些因素至少有四条可以引发糖尿病:

      (1)对糖尿病无知,因为无知而付出代价;

      (2)吃的太多;

      (3)活动太少引起的肥胖;

      (4)紧张焦虑。

      针对以上四点,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是听之任之。用积极的生活态度,首先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再去影响周围一群人,正所谓,民强则国强,无力则无为。

 

 

二级营养师:郭美麟

 

参考文献:

      《三五防糖法》,向红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