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三代人》读后感

标签:
长寿健康糖尿病营养预防 |
《50年,三代人》读后感
在2012年第12期《糖尿病之友》的卷首语,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标题是《50年,三代人》,文章是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钱荣立教授的一句话开头,他说,从医半个世纪,给祖孙三代人看糖尿病,心情非常沉重。整篇文章从各个方面论证,对于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预防!再预防!
我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也是因为来到北京知蜂堂工作的缘故,因为蜂胶产品的受益人群主要就是糖尿病患者。在这里,我见到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患者。
现在,先进的医疗技术可以有效的延长人们的寿命,却无法保证生活的质量。我们已经习惯了小病抗一下,大病住医院。许多病都是日积月累而成,而我们却总是认为,“我怎么突然就得病了?昨天还好好的。”
刚发现自己患病的糖友,都会问:“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是什么?”当被医生告知无法根治时,会觉得天快塌了,怎么这么倒霉呀。因此,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心情会比较郁闷,也会遵医嘱去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但是坚持,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初期糖尿病服用降糖药以后,很容易被控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似乎并不影响正常生活。
其实,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预防患病,第二是预防并发症,第三是预防并发症恶化。得了糖尿病,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管不顾的态度,只会让以后的生活质量更加恶化。
对于无法根治的慢性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善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从生活的细节来把握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还引用了《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治疗糖尿病,相当于渴了后才想起去凿井,要打仗了才去造武器。这样当然手忙脚乱而事倍功半了。
对于吃穿住行,事业发展我们都知道未雨绸缪,而预防糖尿病,我们就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的肆虐,减轻糖尿病带来的危害。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两个名词,我也记录下来,以备学习之用。
“五驾马车”:目前医学界公认糖尿病治疗有五大原则,(1)糖尿病知识教育:患者要学习糖尿病知识,懂得疾病防治方法。(2)饮食治疗:合理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平衡膳食。(3)运动治疗:运动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运动要定时、定量和贵在坚持。(4)药物治疗: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5)自我监测:要重视病情监测,特别是自我血糖监测,定期检查各项指标,了解病情,
“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因此,只有学习并掌握了更多的糖尿病知识,才能为下一个50年不出现三代糖尿病未雨绸缪,向糖尿病防治事业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参考文献:《糖尿病之友》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