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经典选摘217:李叔同

(2025-11-27 16:55:16)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也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音乐与图画教师 ,培养了丰子恺等一代艺术大家。1918年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尊称为 弘一法师,在佛教律宗复兴方面有重要贡献。

 国学经典选摘217:李叔同


他一生经历“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高僧”四重转变,被誉为“全能的优伶”,每一种身份都做到极致 。

李叔同的艺术成就横跨多个领域,其代表作品影响深远:

 

音乐 《送别》、《三宝歌》、《南京大学校歌》、《夕歌》、《忆儿时》 《送别》传唱百年,成为中国最经典的离别之歌;《三宝歌》是佛教重要赞歌 ;他谱写了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诗词 《诗钟汇编初集》、《李庐诗钟》、《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 早期诗词关注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艺术手法高超,曾风靡一时

书法 晚年书法作品以“朴拙圆满,冲淡静穆”著称 出家后书法风格趋于简净,体现禅意与修为

教育与思想 《晚晴集》、《格言别录》 辑录佛理格言与人生智慧,影响广泛,是修身处世的重要读本

国学经典选摘217: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提醒谦逊自持,避免盛极而衰 。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深刻揭示人性弱点与内在修养的关系 。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主张淡然处世,严于律己,宽容待人 。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其临终偈语,象征一生从繁华到宁静的精神升华 。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言行的重要性 。

宁静来自内心,不要到外面去寻求。

——倡导向内求索,安顿心灵 。

 

《三宝歌》

人天长夜,宇宙黮黯,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形;

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

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