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经典选摘35:《墨子》

(2025-09-15 08:37:18)

《墨子》精华

 

一、兼爱非攻:社会伦理的核心主张

· 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中》)
倡导人与人之间无差别地相爱,互利共赢。墨子认为“爱人者人必爱之”,唯有平等互爱才能消除冲突。

·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兼爱中》)
主张通过“兼爱”实现社会和谐,反对战争与暴力,体现了对和平的追求。

· 非攻: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民死者必多矣(《非攻中》)
批判侵略战争的残酷性,强调战争对民生的破坏,主张“非攻”以维护社会安宁。

二、尚贤尚同:政治治理的核心原则

·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上》)
打破阶级固化,主张任人唯贤,认为才能而非出身决定地位,反映了平民阶层的政治诉求。

·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使天下之民,若使一夫(《尚同下》)
提倡统一政治理念,强调上下协同,以实现高效治理。

·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亲士》)
重视人才胜过宝物,主张君主应广纳贤才,体现了墨家的人才观。

三、节用节葬:务实主义的社会伦理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辞过》)
强调节俭是国家兴盛的根基,反对统治者奢靡浪费,主张“节用”以利民富国。

· 节葬之法: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节葬下》)
反对厚葬久丧,主张简化丧葬仪式,减轻民众负担,体现了实用主义思想。

四、认识论与逻辑思想:理性思辨的智慧

· 三表法: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
提出检验真理的三大标准:历史经验、民众实践、实际效用,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

· 知:闻、说、亲(《经上》)
将知识分为三类:听闻的间接知识(闻知)、推理的逻辑知识(说知)、实践的直接知识(亲知),强调经验与逻辑的结合。

· 辩,争彼也;辩胜,当也(《经上》)
定义“辩”为对矛盾命题的争论,主张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奠定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基础。

五、修身与处世:个人品德的修养

· 君子以身戴行(《修身》)
强调君子应以身作则,注重品德实践,反对空谈道德。

·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大取》)
主张爱他人与爱自己统一,体现了“兼爱”思想的包容性。

·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亲士》)
以良马比喻贤才,说明优秀人才虽难驾驭,却能承担重任,鼓励君主重用贤能。

·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非攻中》)
强调以史为鉴、以人为镜,通过反思他人经验教训提升自我。

六、天志明鬼:宗教哲学的双重性

· 天志: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天志上》)
认为天有意志,主张“兼爱”符合天意,以“天志”约束统治者行为。

· 明鬼: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明鬼下》)
相信鬼神能监督人间善恶,通过宗教信仰强化道德约束,体现了墨家思想的复杂性。

总结

《墨子》的精华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涵盖政治、伦理、哲学、逻辑等多个维度,既体现了对平民利益的关怀,也蕴含着理性思辨的智慧。其“尚贤”“非攻”“节用”等主张对当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而“三表法”与逻辑思想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遗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