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经典选摘33:《韩非子》

(2025-09-15 08:34:21)

《韩非子》精华

 

·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赢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在狱中自杀。他被营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帆,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 

一、处世智慧与自我修养

·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立志的关键不在于战胜他人,而在于克服自身弱点。强调自我超越是成长的核心。

·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千丈长堤可能因蚁穴而崩塌,比喻细节疏忽会酿成大祸,需防微杜渐。

· 自恃,无恃人
依靠自己而非他人,体现独立自主的生存哲学。

· 巧诈不如拙诚
机巧伪诈不如质朴真诚,强调诚信是立身之本。

二、治国理政与法治思想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国家强弱取决于执法力度,主张严格执法以固国本。

·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政策需随时代变化调整,强调治国要实事求是。

·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人才需从基层历练而来,反对脱离实践的空谈。

·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严刑峻法使人敬畏而少犯禁,宽纵则易致祸乱。

三、事物规律与认知方法

·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
事物皆有规律,应顺应规律引导其发展。

·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一切事物皆有兴衰张弛的变化,体现辩证思维。

·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无证据而妄断为愚,无定论而滥用为诬,强调实证精神。

·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矛盾事物不可共存,比喻对立思想或势力难以兼容。

四、社会现象与人性洞察

·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比喻功成之后功臣易遭猜忌,警示“功成身退”的智慧。

·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用错误方法解决问题会适得其反,需采取正确策略。

·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生存需求优先于精神追求,反映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上位者的偏好会深刻影响社会风气,强调领导者的示范作用。

五、辩证思维与实践启示

·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忠言逆耳虽短期不适,却能带来长远益处。

·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人常因轻视小事而失败,告诫不可麻痹大意。

· 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过度追求某一事物会适得其反,主张凡事需把握尺度。

六、经典寓言与逻辑思辨

·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矛盾”典故出处,揭示逻辑悖论,喻指对立事物不能共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