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2024-08-08 17:02:04)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距今已有1400年建镇史,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李庄原本是长江边上一个普通小镇,但是却因为众多名人足迹,正在被人们所关注。1939年,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梁思成、林徽因、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童弟周、梁思永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1940年12月13日上午,林徽因带着年迈的母亲和一双儿女,辗转来到川南长江边的这个小镇。当摇摇晃晃的木船驶到李庄时,孩子们高兴地同声大喊。

随后,林徽因一家被安排到离李庄场镇约两里外的上坝月亮田民居,那是一座竹林深处古色古香的农舍,也是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社址”。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李庄是一个气候比较阴冷潮湿的地方,对于曾患肺病的林徽因来说,很不利。此时,颠簸流离中的丈夫梁思成还未到达李庄。“妈妈就是在这里失去了健康。”梁再冰曾回忆:“我们一家在这里住了五年多,直到1946年夏天才离开。”

1941年春节前,林徽因的肺结核症复发,病势来得极为凶猛,连续几个星期高烧到40度不退,夜间盗汗不止。当时的李庄,医疗条件极差,没有抗生素类药物,更没有肺病特效药。梁再冰早上起床时,常常看到林徽因床边挂着许多被汗湿透了的毛巾。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妈妈身边没有任何医生或护理人员,当时11岁的我和8岁的弟弟太小,外婆年纪又太大,可怜的妈妈只能独自一人,苦苦挣扎。”梁再冰回忆说:“看到她一天比一天病得厉害,我那时真怕会失去妈妈,但又不能给她以任何实际的帮助。”

林徽因经常发烧卧床,再没有享受过健康人的快乐。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还是在农舍里,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十一月的小村》。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先期到达的傅斯年先生,常常感叹,那时的林徽因,清瘦得让人心疼。

两间陋室低矮、阴暗、潮湿,竹篾抹泥为墙,顶上席棚蛇鼠出没,没有自来水和电灯,煤油也须节约使用,夜间只能靠一两盏油灯照明。家里唯一能给林徽因养病用的“软床”,是一张摇摇晃晃的帆布行军床。除了病痛,艰苦的生活环境,更是让出生名门的林徽因过上了前所未有的窘迫生活。 

1941年4月,去重庆请求教育部资助营造学社经费的梁思成回到李庄,开始着手《中国建筑史》的写作。在写作的日子里,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他们的薪水,大都用来买了昂贵的药品,再加上抗战后期物价上涨如脱缰之马,梁思成、林徽因的生活,更加艰难。

在那些拮据的日子里,林徽因撑着病体,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家人缝补那几乎不能再补的衣服,除了冬天能穿布鞋外,其他季节孩子们只能赤脚或穿草鞋。吃的更是粗茶淡饭,南瓜、茄子、豇豆都成了主食。困窘之极时,束手无策的梁思成只好到宜宾当卖自己不能离身的帕克钢笔、手表,以换取充饥的食品。有一天下午,梁思成提着两条活蹦乱跳的草鱼回家,在孩子们的欢呼雀耀中,他诙谐地说:“这块手表红烧了吧!”据梁从诫回忆,当时那种情况下,偶尔有朋友从重庆或昆明带来一小罐奶粉,就算是林徽因难得的高级营养品。

当时,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和儿女就住在李庄上坝村的张家大院。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1941年秋天,金岳霖千里迢迢从昆明到李庄休假。他的到来,为林徽因一家带来了春天般的喜悦。为了给林徽因补身体,金岳霖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买来了十几只雏鸡饲养。老金是养鸡能手,把这些鸡养得非常好,不仅没生病,还下蛋了。这让身处窘境的林徽因精神上得到一丝慰藉。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1942年,梁林家来客最勤。梁思庄、费正清、英国驻重庆大使馆战时科学参赞李约瑟等人,陆续到梁林家“太太的客厅”做客。日常,林徽因的善良也常常吸引了当时迁至李庄的同济大学的学生们到此。

 在李庄,林徽因有惆怅、有无奈、有喜悦。仅有的一架留声机和几张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唱片,成了她的精神粮食。 

也许,正是这些惆怅、无奈与喜悦的交错,填补了病痛中的林徽因寂寞的心,拂去了阴霾和苦楚。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席子巷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李庄有建筑四绝:文昌宫、奎星阁、禹王庙、张家祠。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9---四川宜宾李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