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定窑“易定”款龙柄鸡首壶赏析

标签:
五代定窑“易定”款龙柄鸡首壶 |
分类: 其它陶瓷赏析 |

数百年间,其造型不断变化,到隋、唐代已演变为龙柄鸡头盘囗壶(图2)。

唐以后这种盘口龙柄鸡头壶逐渐消失,五代出现了龙柄鸡首执壶,陶斋收藏了一把五代定窑“易定”款龙柄鸡首执壶(图3-图7),





高24.8厘米,敝口,颈部上粗下细。丰肩,肩以下渐收,壶体呈瓜棱形,圈足,接鸡头形流,安方形龙柄,柄上端的龙口衔于壶口,下端连在壶身。全器内外施白釉,釉色纯正温润,白里微泛青色。在底足中间部位,釉下刻出楷书“易定”款,字体顿挫有力。该壶造型明显受唐代金银器的影响,是五代定窑仿唐金银器的作品,其胎体坚致轻薄,造型精巧秀美。制作时,壶身采用分段拉坯成型,然后多段接胎成型,图8可以看到接缝的分布。

壶体成型后,在肩部采用了与金银器类似的“起棱”工艺,突起一圈棱线。腹部采用了与金银器类似的“压棱”工艺,压出六条凹棱线,使执壶带有韵律感。之后,再粘上流和柄,鸡头流和龙柄采用模制的工艺,鸡头的造型形象逼真,龙头的造型威武雄壮。由于胎体轻薄,制作难度很大,属于五代定窑的精品。该壶胎体有较高的透光性,科学测试表明,晚唐五代定窑的胎釉品质,已达到历史顶峰,远远高于宋金时期的刻花、印花白瓷,更接近现代瓷质标准。易定款定窑瓷器传世稀少,仅上海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各藏一只五代釉下刻“易定”款的碗,这两只碗50年代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转赠上海博物馆一只,二者可能出于同一墓葬,刻铭可能为同一工匠所为,但来源不清晰,出土地不详。目前市场上各种“易定”款的定窑瓷器不少,多是注浆胎的新仿品,新学者不可贸然出手。这把执壶系五代定窑易定款影透白瓷立件,弥足珍贵。
前一篇: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后一篇:北宋定窑白釉龙口瓜棱执壶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