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2016-01-05 06:38:02)
标签:

五代

定窑

人首胡瓶

分类: 其它陶瓷赏析
                                        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作者       陶斋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过一首《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全诗为: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该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诗的第一句描写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飒爽的英姿。诗中出现了“胡瓶”这种器物。其实从西晋开始,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胡瓶。顾名思义,胡瓶是胡人制造的器物,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器物呢?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有一件萨珊王朝波斯制造的银平脱的器(图1),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图1
在天平胜宝八年(公元756年)写的《东大寺献物账》上,
称此物为“漆胡瓶”。这让我们确认了这种鸟嘴状的口,鼓腹,单柄,带圈足的器物为“胡瓶”。唐代以前,胡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方传入了中国,1983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了一个具有萨珊风格的银镏金胡瓶(图2)。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图2
胡瓶传入中国以后,结合中国元素,造型上有很多变化,出现了陶瓷制造的胡瓶,陶斋收藏了一件五代定窑制作的白釉透影人首胡瓶(图3-图6),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图3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图4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图5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图6
高26.8厘米,荷叶形囗,束肩,梨形腹,假圈足,有曲柄与口、腹相接,柄上端有一人头,腹部制作了32条棱线,其造型与1956年山西省太原市石庄头村出土的唐代白釉人首胡瓶(图7)相同。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图7

该瓶胎体洁白,釉面莹润,胎体具有极好的透影性(图8),五代定窑白釉透影人首胡瓶赏析                    图8
是晚唐至五代定窑烧造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作品,据科学测试,此时定窑白瓷胎、釉的质量达到了历史顶峰,其品质远高于宋、金时期的刻花、印花白瓷。目前发现的定窑透影瓷多为窑址出土的残碗、残盘,未见完整的立件,故此瓶弥足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