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生:邵阳是个蛮有故事的地方──邵阳本土历史小说《先河》浅读之二

(2020-04-20 05:38:55)
分类: 文学研究与评论
邵阳是个蛮有故事的地方
──邵阳本土历史小说《先河》浅读之二

晚 

湖南邵阳本土历史小说《先河》的作者肖殿群先生就是邵阳本地人,他的笔下总是诗溢出一泉又一泉醇如流蜜的邵州历史、宝庆往事。这些故事,很多都是笔者小时候坐在乡下老家葡萄架下的月荫里听来的。月下讲古,满耳留芳,一生萦怀。
一、邵州、邵阳一脉相承,为何中间又冷不丁插进个不着边际的“宝庆”?《先河》记叙,湖南武冈城都梁路的跨街城墙上有一座宣风楼,因曾将南宋理宗皇帝赵昀在邵州挂职锻练时书写的“宣风雪霁”四个大字悬挂了几百年而得名。赵昀其实并不是宋宁宗赵扩的儿子,只是一个仅有皇室血缘的远房后裔。嘉定十三年(1221),16岁的赵昀被下放到邵州(今邵阳)任防御使,属于贬谪出京,作为广阔天地的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了,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不料三年后,无嗣的赵扩皇帝驾崩,皇权出现了重大的继承危机。斗得精疲力竭的皇族和权臣们最后决定把皇族中接班这一代最年长的男性定为皇权的接班人,于是赵昀突然成了万乘之尊的天子。他感恩邵州,因自己登基的那一年为宝庆元年,便升邵州为宝庆府;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宝庆才更名为邵阳。宝庆之名沿用了700多年。
二、大将军蓝玉魂归故里。历史上,湖南邵阳的名人很多很多。但这个明朝开国大将军的故事,你可知晓?蓝玉祖籍武冈州扶城峒(今湖南城步丹口),对扫清残元、稳固明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明朝江山稳固后,他不但遭到朱元璋“剥皮揎草”(剥下皮囊,塞进干草),还被灭三族,遭连坐被斩杀一万五千余人。但是蓝玉一个遗腹子躲过了追杀,将蓝家香火延续下来。其后代护送先辈遗骨返回故里,并世守坟茔。后来发生李再万苗民大起义,苗疆遭到明军四面围攻。传说蓝玉的后代还将几代人经商所得的金银财宝都献给苗王招兵买马……
三、英勇不屈的南方杨家将。宋代“忠义杨家蒋”的故事家喻户晓:杨家将血战金沙滩、杨五郎出家五台山、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但你是否知道,湖南城步的杨姓苗民,赫然就是当年“忠义杨家将”的后代?杨家先祖们曾经挥师抗辽,前仆后继,屡建奇功,但到了杨文广之后便沉寂下来。迁徙南方的杨家后代隐退到江南梅山山脉(今雪峰山脉),不理世事,后来便成了城步的杨姓苗人。但是到了明弘治年间,因武冈岷王霸占民田,为害城乡,隐居在穷山僻壤的杨家后代也深受其害。当岷王引兵屠苗时,城步的杨家将忍无可忍,仗着先辈的英武之气、阵战之术、金枪之威,公然列阵出迎!当朝廷大军四面八方围攻苗疆时,杨家将诱敌枫门岭,设伏龙开口,坚守火门坳,击渡巫水河,迎战京城禁卫军的火器部队……
四、湖南新宁崀山一带的武术“岩鹰派”。梅山是蚩尤故里、武术之乡。这里世世代代崇尚武功,男女老幼无不痴迷,村村寨寨高手如云。闻名遐迩的“梅山教”自不待说;在城步和新宁二县交界的崀山地区,就有一个很特别的武术派别──岩鹰派。他们根据岩鹰出巢搏击、捕猎格斗等形态,借鉴岩鹰飞爪扑兔、空中搏狼的特殊招式,独创出一种搏击技巧。他们惯于借助器械和地形地物,加上自身轻功,腾至半空,突然实施俯攻,招式怪异,出手狠毒,让人防不胜防。而他们惯用的器械都是独具特色的兵器,如岩鹰镋钯、岩鹰钩、岩鹰镰、岩鹰爪等等,刁钻古怪……电影《乌龙山剿匪记》里的土匪“独眼龙”,就是由湖南武术馆长、新宁“岩鹰派”传人刘烈红扮演的。
五、武冈城乐洋塘里的吸血大蚂蝗。武冈城里有一条“乐洋路”,源自明代的“乐洋塘”。乐洋塘原是武冈岷王府的锁人囚牢,囚牢里面真的有一方池塘。池塘里不种草不长萍,不养泥鳅不喂鱼,养的是满满一池塘大蚂蟥!这种蚂蟥个大体长,身体的两端各长着一个大大的吸盘,就像饥饿的婴孩吸奶的嘴。一旦有人来到池边,这些大蚂蟥一只只翻涌雀跃,游行着、蠕动着,争先恐后地举起硕大的吸盘,就像初夏池塘里的荷叶,密密麻麻、平平整整一大片。岷王将“人犯”全身剥得精光,吊起来往池塘中央荡去。入水瞬间,那“人犯”杀猪般嚎叫一声,身子一挺,便晕之如死,瘫之如泥。等再拉上来时,“人犯”全身已经挂满了大蚂蟥。刚才还光溜溜、白晃晃的身子,现在根本就不见了缝隙;就像突然之间,他身上就披上了一件厚厚的蓑衣。似乎还能听到那些恶蛭们“丝丝”的吸血声,似有千百张吸血的嘴,吸得“人犯”髓血俱干……如今,虽然武冈城里的“乐洋塘”早已踪影全无,但当年岷王的凶残暴戾却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我的手机 2020/4/14 7:36:13
    六、“火把迎亲”的无奈。明弘治年间,武冈岷王朱膺鉟有一个邪恶的嗜好:特别喜欢霸占别人新娘子的初夜。发现谁家操办婚事,他必定派人先将那新娘子掳入府中去“尝鲜”,然后秘密送到远离王府的地方才放走。偶尔见到漂亮可心的,他就私留府上,不再归还。武冈知州、宝庆知府都莫奈其何。因此,武冈州民操办嫁娶事项时,一个个胆颤心惊,生怕被岷王侦知,都尽量隐秘行事,更不敢白天迎亲,只能趁夜晚进行“火把迎亲”。当年岷王一个恶行,就直接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宝庆民俗,导致“火把迎亲”的风俗一直流传到如今……
    七、吊丝洞封死苗兵上万人。在湖南城步与广西龙胜交界的黄墙、炮溪山上,有一处悬崖叫“藏军崖”,崖下有个“吊丝洞”。当地一首民谣唱出一个古老的故事:“吊丝洞,藏军崖,万马千军动地哀。还我良田还我土,百年奇怨一洞埋!”原来,明弘治十四年(1501),时属武冈州的五峒四十八寨(今属城步)苗民大起义,反抗武冈岷王霸占民田。朝廷强斥湘桂黔三省之兵四面八方围攻苗疆,并从京城调来了当时装备最先进的神机营火炮火枪部队。经过激烈鏖战,终于将上万苗兵全部困死在藏军崖下的吊丝洞中……随后,朝廷又从武冈州和绥宁县划割五图、四都,连同五峒苗疆一起,设置了城步县;从此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土司制度,改派流官管理苗疆,开了中国500多年“改土归流”的先河(改土归流即改土司自治为朝廷派任流官管理)……
    肖殿群的长篇历史小说《先河》将这些邵州故事、宝庆传说娓娓道来,诉如资江。读《先河》容易起乡情、生感慨:当年的“月下讲古”情景历历在目,梦萦魂牵!原来少年记忆那些事,件件讲来都成书──湖南邵阳是个好有故事的地方!
                                 (2019.1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