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卫平: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

(2015-05-26 17:24:36)
标签:

儿童文学

媒介

商业文化

当代

语境

分类: 文学研究与评论

                             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
                                                               方卫平


  在继承和延续现代儿童文学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面临着比过去几个世纪都复杂得多的新语境。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和电子媒介文化的不断扩展,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参与影响着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建构进程。
  
  1 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商业文化是当代儿童文学发展所依托的一个基本文化语境,它不但构成了当代儿童文学艺术实践的重要现实背景,也对儿童文学所致力于书写的当代童年面貌与精神施加着内在的深刻影响。
  商业文化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事物,它与儿童文学之间的“联姻”也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18世纪,被一些人誉为“儿童文学之父”的英美童书出版业先行者约翰·纽伯瑞大概可以算是现代商业童书的最早发掘者和受益者。他也让我们看到了商业文化带给儿童文学的积极影响。出于为儿童读者考虑的初衷,纽伯瑞的商业童书序列中出版的第一本书———著名的《小小美丽口袋书》(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被做成了更适合年幼孩子手持的小开本,封面色彩也被处理得十分亮丽,这在当时的儿童读物出版界无疑具有极大的开创性。尽管这本小书的内容同样充满了当时儿童读物中普遍的说教内容,但它也前所未有地强调了儿童阅读中“乐趣”的重要性,也即突出了儿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小小美丽口袋书》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成功的商业童书。
  在某种程度上,当代儿童文学的商业意识是被一套名为《哈利·波特》的系列儿童小说全面唤醒的。据相关媒介报导,至2011年,英国作家J.K.罗琳凭借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获得的财富已达10亿美元,这被认为是“儿童文学乃至小说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商业奇迹”。从《哈利·波特》系列开始,出版市场无比强烈地意识到了潜藏在儿童文学这个小文类之中的巨大商业潜力。到目前为止,这一潜力还在不断得到新的证明。以中国为例。在近年由某媒体人制作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儿童文学作家的名字及其儿童文学畅销作品对应的版税数字,已经连续多年排在榜首或靠近榜首的位置。
  这对于儿童文学的艺术发展而言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在于,巨大的商业回报带动了儿童文学市场的蓬勃发展,进而带动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有了激增,其艺术生态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解放。我们很容易看到,在受到商业文化强力影响的儿童文学出版和创作循环中,商业利益的驱动往往在其中起着主导性的功能。而这一商业的逻辑要求最快速度的利润回报。这么一来,儿童文学出版和创作的急功近利和粗制滥造现象就在所难免。由于在市场的运作下,这类作品同样有可能获得不菲的商业价值回报,如果听任市场的逻辑掌控这一切,当代儿童文学将很快陷入到一种或许比早年的文化控制时代更为糟糕的发展境况中,它从商业文化中汲取到的那些珍贵的艺术革新的能量,最终也将转变为商业时代对于儿童文学整个文类的艺术束缚。
  就此而言,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当代儿童文学发展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深入理解商业文化对儿童文学所造成的利与弊的影响,如何处理好儿童文学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借力商业文化的平台,促进当代儿童文学艺术的良性发展。

  2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20世纪后期以来,一种以大众消费、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文化在西方社会日益深广地流播,促成了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所说的生产社会朝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消费文化既孕育于商业文化的氛围之中,也依赖商业文化而得以维持和扩展。但它并不等同于商业文化。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都指向一种消费的行为,但后者更着意凸显了一种消费的意识。消费文化过于盛行,消费便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第一要务,它开始全面支配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全面控制人们的文化意识。
  对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来说,消费文化的影响在很多时候与商业文化是重叠的。它促使儿童文学的出版和写作更加关注到这一文类的直接消费者儿童的文学消费口味和兴趣,从而使当代儿童的各种“新”感受、“新”想法、“新”愿望得以最快速度地体现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由此极大地增强了儿童文学作品与儿童现实生活之间的贴合度。
  与此同时,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也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得到了空前的强调与凸显。过去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曾努力想要在教育责任的重负下小心翼翼地恢复儿童文学单纯的乐趣,而到了今天,儿童文学似乎已经不必再承担什么微言大义。消费社会期望它发挥的最大功能,就是使儿童快乐。正如当代社会的人们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只想多一些轻松快乐的生活消遣;儿童拿到儿童文学,也不希望它还像教科书似的板着脸说故事,而只希望从这里获得纯粹的欢乐体验。在消费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无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发展。
  不过,当儿童文学的阅读变成一种纯粹的消费活动,它也造成了当代儿童文学的两大问题。
  一是过度的娱乐主义。
  它表现在儿童文学不但将迎合儿童读者的娱乐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而且将它视为其文学书写的唯一目标。儿童文学告别了教育主义的年代,却迎来了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更有甚者,一些作品为了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不惜制造大量庸俗的娱乐内容。由于它往往以迎合儿童阅读趣味的讨好姿态出现,对于这样的作品,儿童颇不容易抗拒,但它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给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生态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二是“一次性”作品的大量出现。
  在一个消费社会,消费文化很容易发展到消费主义文化,后者包含了一种消费至上的生活和文化心理。在这一心理的支配下,儿童阅读儿童文学,正如他们消费其他商品一样,只是为了一时之乐,哈哈一笑过后,即便作品从此被永远地丢到一边,也完全没有关系。孩子们可以马上再从其他作品的消费中再次获得新的娱乐。而一旦受到消费主义语法的上述支配,儿童文学也就仅仅变成了儿童的文学快餐,除了提供廉价的热量,它不能给儿童带来任何有价值的营养。
  我们既要看到当代消费文化带给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机遇,也要看到它正在带给儿童文学的某些不容忽视的文化伤害,从而更清醒地理解和思考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艺术未来。


  3 新媒介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新媒介之“新”,是相对于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刷媒介而言的。尽管这一新的媒介现象较早就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过,新媒介真正构成对传统印刷媒介统治地位的挑战,是在电子技术和新兴电子媒介产品开始全面普及之后,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介,也是指以新兴电子技术为核心依托的当代电子媒介。电子媒介在传播的速度、容量、丰富度、开放度等方面的优势,不但是传统印刷媒介莫可比拟的,而且是印刷媒介不可替代的。正是这一媒体技术的普及把我们的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全民性的新媒介时代。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最擅长占领年轻人的地盘。我们看到,当代新媒介以其“新”和“快”的传播特点,迅速赢得了年轻一代的认可与青睐。它甚至还造成了一种“文化反哺”的现象:在过去,知识和经验一般总是按照由年长者到年轻人的方向传递;而到了新媒介时代,许多长辈却往往得反过来向年轻人学习新媒介的使用方法。因此,新媒介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提升了当代社会年轻一代(包括儿童)的文化地位与文化自主权,它在青年人和儿童群体中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新的媒介环境对儿童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媒介改变着传统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在印刷机上继续得到传播,更借助电子媒介的力量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不仅以传统的文字形态得到传播,也借助相应的视像产品得到更有力的传播。大量受到读者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被用作脚本,进而制成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等在内的各类电子媒介产品。由于新媒介的视像语言本身就具有比文字传播广泛、通俗得多的特点,因此,一些后续媒介产品在接受者中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它的儿童文学母本,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例如,前面提到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如果没有同一系列知名电影的积极配合,其影响力可能要大打折扣。
  第二,新媒介改变着传统儿童文学的生产方式。
  传统儿童文学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作家的创造性写作,在儿童文学的媒介传播序列中,儿童文学的文字文本也是第一位的。但到了今天,儿童文学书籍与儿童电子媒介产品之间早已不只是前者孕生后者的简单关系。除了儿童文学文本会被用来制作各类电子媒介产品之外,一些大受读者欢迎的儿童媒介产品,同样也会被改编成相应的儿童文学书籍。由于媒介产品先期已经形成的影响力,这类儿童文学的生产活动往往拥有可靠的市场保障。当代电子媒介产品直接参与儿童文学作品的生产,这是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文本创作的一种特殊方式。
  第三,新媒介改变着传统儿童文学的文本形态。
  新媒介的出现和普及并不是要取代传统儿童文学的印刷形态,它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取代。但它的确让我们看到,当代儿童文学的文本形态越来越不限于印刷文本的范围。为了配合和丰富印刷文本而同时被开发出来的网站、电子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文本形态的构成部分。今天,许多儿童文学图书在出版的同时,就已经自带了相应的新媒介文本,而这类新文本的重要性还在得到持续的凸显。可以想见,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还将给儿童文学的传统文本形态带来更多变革的可能。
  迅猛发展中的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和新的媒介文化以极大的影响力改变乃至重塑着几个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艺术面貌、生产机制、传播方式等等。未来,它们将把儿童文学带往何处?将来的儿童文学会因为这些文化因素的介入而变得与现在迥然不同吗?这些都是当代语境下的儿童文学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原载2015年2月12日《文学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