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玲老师致高中优等生的一封信

(2014-11-06 00:20:49)
标签:

中学

大学

化学竞赛

分类: 教学感悟
撰文:陈亚玲
http://s13/mw690/003HQsM4gy6NnRnUNuk6c&690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致高中优等生”,那什么样的中学生能称得上“优等生”呢?我想,那一定是成绩优秀、学有余力、有上进心的同学。可这样的说法太笼统了,到底什么叫成绩优秀、学有余力、有上进心的同学呢?那么我不妨给出我心目中更加确切的标准——如果你认为凭你的资质足以轻松考上一本院校,而二本院校根本入不了你的法眼,你的目标只在于考上更好的大学——国内TOP10,甚至是非清华北大不读,那你绝对就是实打实的优等生。

那么学有余力的优秀同学们,你们好,让我们来聊一个严肃的问题,希望你们能从中感悟到一点什么。这个严肃的问题就是——你们的中学时代应该怎样度过?


你天资聪颖,老师在课堂上翻来覆去苦口婆心讲了45分钟的内容,你只用了10分钟就学会了。你不屑于记笔记,不屑于练那么简单的课堂习题,老师还总叫你在黑板上写下标准解答。别人收卷时还做不完的难题,你轻轻松松就能应付,随便一考就是年级前十。你有点沾沾自喜,洋洋自得,觉得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真是夸大其词。老师们都对你竖大拇指,你偶尔调皮捣蛋都有老师帮你维护。你甚至开始以为,人生不过如此,别人的人生是hard模式,而你的人生早已进入了easy模式。

然后,有的老师和长辈居然还说了这样的话,你也居然轻信了,他们说:学生吃苦就吃高考这几年,到了大学就到了天堂,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仿佛考上了一流大学就奠定了你温拿的一生!

你真的相信了吗?我多么希望你没有。若有哪位长辈真的说出了这样的话,要么他是在用善意的谎言来鼓舞激励学生,要么他自己也并不了解优质的高等教育。而惨痛的事实是,大学本科正是学生们个人能力、人生轨迹分化加剧的时期。高中时期,同学们比的无非是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人和人的差距难以显现出来,而到了大学,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八般武艺各施所能,而很多人的优势恰恰正是在中学阶段确立的。

 

到了大学之后,你终于才发现——

有的同学基础课已经不在话下,同学之间组织起学习小组来,总是他/她在讲台上带领着大家。他们开始看高年级、研究生的教科书,甚至能跟教授聊聊学术前沿、业界动态,说长道短、谈笑风生,教授把他们视如己出,让他们参加自己的课题组研究,在论文上挂名,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未曾读起就早早开始在学界扬名立万。而你呢?你也许还在为不挂科而苦恼。

有的同学能跟外国友人聊文化,聊时事,看美剧不带字幕,写洋文不打草稿,视国外电台、原版图书为家常便饭,甚至还能秀法语、秀日语。外国学者来演讲时,敢提问的同学总是他们。凡是一有国际交流项目,参加的人里总有他们的身影。而你呢?也许你还在背四六级单词。

有的同学遍览群书、学富五车,出口成章、语惊四座,知识渊博、文采飞扬。社团宣传、班会演讲总离不开他们,网站上他们写的文章转载量总是成百上千,院刊校报上常见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甚至已经给报章杂志写专栏,稿费都够请舍友吃好几次烤串了。而你呢?也许你这辈子读过的书还不及人家半年读的书多。(你知道著名的《此间的少年》吗?它的作者正是北大化学学院的毕业生!)

有的美女会跳舞诗词弹琵琶,有的帅哥会编程围棋练书法。文艺汇演上,翩翩起舞的窈窕身姿留住了多少才俊的目光;合唱比赛中,一袭西装淡淡微笑坐在钢琴前的身影引来了多少少女的钦慕。而你呢?也许你只能顾影自怜想想自己天利38套得了多高分。

熄灯卧谈时,有的同学聊文学聊历史,抚掌大笑,有的同学谈科学谈宇宙,相见恨晚。他们神交于化外,畅游于学海,浑欲惺惺相惜以结八拜之交。而你呢?也许你只能默默倾听,一言不发,心中暗想: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我怎么什么都不懂。

到了那一天时,你发现身边的同学仿佛各个都身怀绝技,你再也无法像中学那样吸引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你为你自己身处这样优秀的环境而骄傲,可是你又却因自己无法与这些同学站在同样的高度上而心有不甘。到了那一天时,曾经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你,又将以什么样的资本在这样优秀的环境中立足呢?

 

我自己正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我所说的正是北大校园里的真实情况,绝无分毫夸大。而我相信,清华、中科大、复旦、南开、南大、浙大等等高校,无不如此。如果我这番话让你冷汗直冒,那么,这位学有余力的同学,你该认真思考思考了,你的中学时光究竟应该如何度过?

九年前,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楼、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的面试现场,我第一次见识到“资优生”之间竞争的残酷。在八个人(三名教授和五名学生)的小小会议室中,大家谈天说地,热闹非凡。你都能感受到,与年轻人一起聊聊天让这些教授们多么开怀,多么享受。可似乎有一位同学总是难以融入大家的交谈当中。当教授们专门留意请他发表自己的高见时,那位同学却只好言之无物地说说“别的同学讲得都很好”。当走出会议室时,能够看出他的表情十分无奈,情绪十分低落。那么——如果参加面试的正是亲爱的你,你会表现得如何呢?当然了,过于凸显自己的优秀、不善倾听和交流固然也是不恰当的,可是一点都施展不出来、知识素养功底欠缺恐怕就是更难以弥补的过失了。

所以,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亲爱的你,请你牢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你的理想不该只是超越校内同学,与你比肩的同龄人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课内的一点点成绩不能说明什么,真学问的天地无比广阔。如果你都没读过红楼梦、悲惨世界、理想国、史记,又能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博览群书?如果你都没有搞过学科竞赛,连一本大学基础课教材都不曾翻开过,又能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擅长理科思维?

那么,这个严肃的问题似乎终于谈完了,似乎又并没有开始谈。你还记得吗,这个问题就是——优等生们,你的中学时代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请你们从现在开始,从看到这篇文章开始,反躬自省,行动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