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2014-04-25 14:01:49)全国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数学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技能莫过于计算教学。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0%左右。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决不能仅仅关注孩子数学成绩的提高,培养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同样是数学教师的职责。
一、
1.书写习惯。在小学阶段,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很少,0—9十个数字的认识和书写占了一个月的教学时间,从课时安排上可见他的重要性。书写不规范也会给学生的计算带来一些影响。在教学中,我发现这一现象:一些学生在抄数字时把“6”写成“0”,把“7”写成“1”,“5”
2.认真细致的习惯。我在教学中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粗心是学习数学的天敌。”有的学生做计算题书写马虎,字迹潦草,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写错数据。如:把51看成15把42写成24,把219看成276等。有的学生无论数字大小是否熟练一律口算;有的学生很懒,不愿动笔打草稿;有的打草稿不愿用草稿纸,而是随意在桌子上,作业本上或课本的边缘处打草稿,计算结束后也不会运用估算和验算认真检查,导致计算中错误频繁出现。这就是一种不认真细致的现象,只有在平时培养学生这些良好习惯,才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3.爱整洁的习惯。有一位美国的医生做了一个研究,对老年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进行分析:爱整洁的老人得高血压病的可能性极小。学生的作业和书本整洁。而这个学生不浮躁,比较沉稳,做事细心,学生的心态好。反而习惯差的学生并不是他们的本性,他们也爱美,不知道这种美从何而来。当看到不整洁的作业本,心情烦躁,容易造成心情不好,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习惯成造成的,他们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题目是176却写成110,减号抄成加号,上下两行题串在一起等,就动笔算。
4.养成回头望的习惯。人们常说“千金难买回头望。”学生养成检查、验算和估算的习惯,是防止错误的重要措施。在检查时可采用逐步提问检查,如题目抄错了没有?竖式列得正确吗?数位对齐没有?验算一遍,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得数写了没有?教学中要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几种不同的验算,常用语的验算方法有:①估算法;②逆算法;③重算一遍等。在计算方法上总结了三字经:“一看清,二确定,三想想,四算算”。“一看清”,就是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确定”,就是确定运算顺序,在式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想”,就是想一想每一歩的计算方法,考虑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计算简便,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需要笔算;“四算算”,就是动笔计算。
二、教师教学的习惯
1.严格要求自己的板书,力求整洁美观、格式规范。计算正确合理,该对齐的要对齐,不可到处乱写。
2.要避免批阅作业只看结果不分析错误原因的现象。例如:对学生出现错误计算结果,仅用红笔打个“×”,讲评时用“粗心”两个字概括,只是让学生去改,学生也是敷衍了事的改过来,没能明白错误的原因,以至于学生屡做屡错。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既要看结果,还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3.计算教学方法多样化。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如训练题型多样化:口算题、判断题、改错题、文字题、自编计算题等;练习形式多样化:游戏、比赛、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呈现方式多样化:用卡片、小黑板、幻灯机、课件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先进了,但学生对算理的动手实践、推导、理解弱化了。算法多样化了,但学生做题没方法了。练习形式趣味化了,而学生也浮躁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少了,相反却成为了一位“看客”,看多媒体怎样计算的时间多,自己亲手操作的时间少,以致于他们对学过的知识记忆不深刻。教师应多给学生计算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有更充足亲临计算算理机会。
5.坚持口算训练,培养记忆能力。熟练的口算是正确笔算的基础,口算和笔算都离不开瞬时或短时记忆。口算是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
总而言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的现状,要敢于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要善于发扬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反思、总结计算教学的得失,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较强数学计算能力”的学生,为他们的后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