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的《折扣》教学设计
(2014-04-23 16:23:30)《折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的内容。(教科书第97页例4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折扣、纳税和利率,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求学生理解折扣的含义,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打折”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要用到。“打折”应用于很多商品经济领域。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大胆让学生去自学,在师生的互动与讨论中,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部分主要是解答“打折”的实际问题,其实也是百分数的问题的变式。学生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购物等多少有所接触与了解。但学生的这些认识还只是停留于感性认识。学生已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材介绍了什么是打折,以及折扣的含义,指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让学生思考原价和现价的关系,联系打折的含义,得到数量关系“原价×折扣=现价”。教材体现了各类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含义和实际应用,灵活掌握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迁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课本第97页折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老师昨天到下街乔丹专卖店看上了一件运动服标价400元,我问店长:“可以便宜点吗?”店长笑着说:“可以给你打9折。”旁边一位小朋友好奇地问:“阿姨,打9折是什么意思呀?”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会回答这位小朋友的问题了(板书课题)。
2.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折扣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3.自学课本,你也许会找到答案哦。(出示自学提示)
设计意图(购物学生都经历过,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式的谈话方式展开全课的教学,在平淡之中见真实。再现生活情景,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折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展示交流,探索新知
1.交流自学收获,丰富感知。
2.强化折扣含义及折扣与分数、百分数间的关系。
3.完成练习题
①现在你们能回答小朋友和小雨的疑惑了吗?九折、八五折各表是什么意思?
②课本第97页:做一做
③辨析半折是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自学课本来感悟体验折扣。创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练习中设计容易出错的半折辨析活动,学生顿有所悟。)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4(1)已知信息生齐读。你能提出问题吗?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2.
3.汇报交流,并列式计算并解答。
4.出示例4(2)
5.
6.汇报交流。
7.小结:解答折扣应用题时,人们习惯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折扣应用题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四、灵活应用,拓展深化
比一比,选一选。(课件出示)
一种毛巾原定价为20元,甲、乙、丙、丁四个商店以不同的销售方式促销:
(1)小明买一条毛巾花了18.2元,他在(
(2)小兰买了10条毛巾用160元,小兰在(
(3)如果买的多,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练习,明白打折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对比选购,发现规律。同时引导学生客观理智地看待打折,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五、全课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完成填空)
2.我们客观理智地看待打折,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学会解决此类问题,货比三家不吃亏。
六、课外链接
你知道吗?
①课本第103页什么是“成数”?
②国内八五折就是指按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出售,国外八五折是和国内相反的
【板书设计】
折
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八五折=17/20或=85%
例4:(1)180×85%=153(元)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充分交流,具体感知数学源于生活
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我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们对折扣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注重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他们熟悉的商家促销手段的术语“打几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初步感知“几折”、“打折”的意义。然后,通过百分数应用这一知识的迁移、转化的教学思想方法,再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两次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生活中关于打折的实际问题。创设循序渐进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解决生活中的打折问题。活动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帮助优生建构知识结构,帮助一般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多角度分析问题,处理信息,培养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问题设计由浅入深,难易结合,形式多样。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因为我们班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所以我在本节课设计了男女生课堂表现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5)充分预设了问题的生成,如设计的半折这个问题,学生确实很难理解,通过讨论辨析,掌握较好。
(6)课外链接设计较好,使学生初步理解打几折与节省了几折的关系。
本节课的一些思考:
(1)本节课如果我的语言感染力再强一些,定能更好的调控课堂,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会更高,课堂气氛就会更活跃。
(2)在实践应用,解决问题中,我设计的教学活动能抓住教学重点进行,但有些活动细节还值得优化,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没有让学生尽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生成的问题有些处理还不够及时。
(3)本节课例4有两个小题,在教学例4(1)时,因为担心教学任务当堂无法完成,在这次小组合作学习所给的时间不够充分,部分小组没有完成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没照顾到后进生。
(4)本节课后,我觉得例4(1)的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生按老师给出的小组合作步骤和要求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后,已经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后,在教学例4(2)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没有必要再次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也为后面的练习争取到更充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