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在加速没落
(2021-11-19 14:03:51)分类: 品味时事解读 |
一、目前我国总体经济趋势
从今年起中国已经变成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也取代美国变成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这个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冲击是巨大的,另外一个指数则是按美元计价的GDP,美国2021年大概是23万亿美元,中国则是超过欧盟,GDP大概18万亿美元,从2016年起我国与美国GDP的差距大概每年减少8000亿美元,照这个态势,西方媒体估计到2030年中国GDP总量就会超过美国有可能提前实现,有乐观的估计认为到2028年就可完成提前超越,形势上说可谓“一片大好”!
如果再加上已经实现的第一大工业生产国,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第一大电力生产国,第一大粮食生产国,第一大化肥生产国,第一大水泥生产国,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进口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汽车生产消费国……如此多的第一的背后都需要安全的国际环境,强大的人民解放军保护,强大的执政能力为后盾,同时还要维持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这既考验我国的国家决策能力与执政能力,又考验我国的外交能力,更突出的考验是强大的军事能力以及对国际局势的把握与判断。
我们都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实际上目前的局面既复杂又严峻,这又考验我们的另外一个能力:战略定力。
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时期,如果对国际环境判断不准,困难估计不足这种良好的态势就可能被打断,而我国经济布局东重西轻的局面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对中国的考验是非常巨大的。
而反观美国,自特朗普时期的下坡路是越来越严重,美国内部斗争剧烈的同时,与欧洲盟友的裂痕越来越大,因此美国启动地缘政治斗争的欲望强烈,现在欧洲的黑海局势,俄乌关系,亚太的台海局势与南海局势都有可能快速恶化,这是目前国际政治博弈的现状。
据美国媒体报道,现在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跌到了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率,却达到了31年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这说明美国国内居民的生活面临的局面是困难的,拜登政府意识到这种局势的不对劲,同时现在拜登所在的民主党支持率下滑,据民调已经与共和党差近十个百分点,这都逼迫拜登采取更加极端的国际政策。
从我国层面看,尽量的延缓中美对抗的趋势,缓和与美国关系,在事适当的情况下与拜登进行交易也是可能的。双方见面可以说决定了下一步中美博弈走向。
二、美国目前的局面。
美国以往屡试不爽的金融吸星大法失灵,也是美国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与意识的觉醒,对美国的骗术有了更加清晰认识。
以往美国凭借让发展中国家用美元来换取美西的高技术商品和设备,然后制造美元陷阱,并配合疯狂印钞美元,让后进国家感觉将来自己是可以获得更多技术、市场和资金帮助;等后进国家赚到钱了,再利用剪刀差制造金融危机,把这些钱导流到美国金融市场,形成一个超级大循环。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实体经济不足已经先冲击美国经济的整体系统性安全,即在美国制造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已经先暴露问题,国际的庞氏骗局的首先打击的是美国,即呆账坏账先在美国爆雷,美国在迟迟不能金融收割的情况下先导致美国内部斗争加剧,两党对立是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而疫情又导致国内矛盾尖锐,制度缺陷不断凸显,国内民族之间不断分裂,族群之间的矛盾尖锐,而且国内发展困难,这让已经产业空心化的美国问题更加突出,这就是美国供应链危机。
另外由于AUKYLUS的核潜艇合同事件,美与欧洲关系复杂化,美国制造欧洲危机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判断这种可能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局面与美博弈,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目前我国肯定会利用美国的通胀问题与供应链危机与美国谈,达到中国利益最大化。
三、从安全角度说。
这次会上对我国安全的重视达到非常高的高度,即:塑造态势,是在国家安全局势中,我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现实、适应现状,而是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采取多种举措,统筹军事力量运用,推动安全态势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和军事主动权。
而且还明确提出,要强化人民军队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战略功能。加快提升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遏制‘台独’分裂行径,有效应对来自海上方向的任何挑衅。”对台海局势则已经发展为“不再是演练阶段和层面,而是实打实的全天候战备值班,随时待命”。
这说明对目前国家安全保卫是最重要任务之一。
(说明,由于各种原因,笔者不再点评)
当然在台海方向境外媒体评论我国优先发展六大能力,分别为,情报监侦能力,联合封锁能力,联合火力打击,联合登陆作战,应对外军干预以及战略支援能力非常到位。
四、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军事紧张,乌克兰东部紧张。有很大的背景,朋友们现在都关注的是中美视频会晤,而对东欧发生的事则有些淡化,从笔者看来,波兰与白俄罗斯关系紧张,乌克兰东部局势紧张,中美视频会晤有很大的关联。
(1)美同时对方中俄力不从心,而现在美国又有求于中国需要缓和与中国所谓竞争对抗的态势,创造相对宽松的气氛,但美国国内政治气氛又不允许对华释放“缓和气氛”,因此美国必然要在其它地方制造出动静来吸引国内注意力。
笔者还认为美国可能有更加深层次的考量,在美国“有求于”中国之际,拜登主动约见的背后是美国国内经济局势逼迫美国需要对中国进行一定的缓和,美国要制造“中美缓和”的印象给俄罗斯,通过提高俄罗斯周边地缘博弈的方式增加与俄罗斯博弈的筹码,而利用中国因素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也是美国的选择。
(2)俄白联盟刺激。白波边境的难民问题不是今天才存在的,自叙利亚局势紧张后就有大量难民通过高加索进入白俄罗斯,从白俄罗斯进入欧洲,这已经有多年了,拜登上台后通过炒作从白俄罗斯进入欧洲的难民问题掀起了东欧的民粹主义,而东欧国家由于疫情原因经济不振,正好美国炒作的难民问题被政客抓住大做文章,加大了对白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同时策划了多起颜色革命,波兰还在白波边境大量军事部署并进行了军事挑衅,普京对白俄罗斯施加了援手,并派出战略轰炸机在波白边境进行了巡逻,卢卡申科与普京进行了战略对话后成立俄白联盟,这一方面刺激了美国与东欧,同时也给美国利用东欧与俄罗斯军事对抗的理由与借口。
(3)波兰与法国就波兰在欧盟中的地位问题与法国发生矛盾,同时因为核潜艇合同事件造成了欧洲的离心与北约危机,美国需要理由拉住欧洲强化北约功能,这个层面也是重要原因。
更大的背景是在美英澳成立AUKUS后美国把全球看护变化为所谓的印太维护,为此不惜牺牲法国利益。在拜登式的美国“重返”与美国优先政策作用下,欧洲特别是对美国主导的北约态度开始变化,特别是由于维持北约的最直接现实理由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的威胁与苏联威胁已经不能相提并论,这对美国的同盟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为了加固北约体系,美国必须制造、渲染加大俄罗斯的威胁,即美国意图通过制造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危机突出俄罗斯的威胁,通过制造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来维持北约的存在。美国的算盘是最好让让俄罗斯做出剧烈反应,即目的是让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进行军事行动来加大对欧洲控制,把欧洲想建立独立的军事的念头给遏制住。
从中长期战略看,美国要利用北约力量加大印太的行动正在加速,笔者注意到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一番言论,他一再声称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了北约的一个挑战。我认为背后的逻辑与我前面叙述的依旧相同,他的一番说辞仍旨在夸大外在威胁,以合理化北约的存续,并在合适的时候通过战略转移与话题制造把博弈力量用与印太与中国的博弈,这个方面我们必须小心!
五、从广义趋势看美国总体在往回缩,其重心已经从全球问题转至解决国内问题和聚焦印太地区的中美竞争,这逼迫欧洲要么不得不自谋出路,在未来实现所谓的“战略自主”,要么继续跟随美国为美国所用。
当然美国的目标显然是后者。
美国精英层明白,美国现在在加速没落,甚至美国引以为傲的军队,其实也越来越不行了,这几年美国军舰碰撞、两栖攻击舰失火,福特号航母迟迟不能成军,说明美国军队管理出现问题,在军备生产环节也问题频频暴露,这都逼迫美国军工复合体要“尽快”想办法遏制住美国军事下滑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有“重点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美国曝光了军人有20%无法养活家庭的新闻,这个信号对美国决策层来说比军舰碰撞与失火更加致命!
美国强大的军队连阿富汗都搞不定,已经让美国大丢脸面了,所以从趋势看,美国决策层感觉到更加深层次的恐惧,担心下一步直线没落到而跌落霸权!
笔者一再强调,美国国内如今正面临着社会结构逐渐崩塌。产业链已经出现了断裂危机,社会人群也在政治方面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割裂,这些问题是需要美国政府用自己的办法,寻找到一条适合美国的解决思路的。但美国政客们选择了一个非常“讨巧”的方式,即是试图用中国,来转移美国国内民众对于美国国内问题的关注,甚至他们通过美国对国际舆论和媒体的掌控力,向美国国内民众不断地传播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他们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中国的国家实力正在不断变强而造成的,把一切都推给中国,这点从国务卿布林肯以美国的视角来看,美国高度关注中国是合乎美国的战略需求的。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主动请求的视频会晤,并不能真正改变美国对华政策,对美国来说只是权宜之计。
在这次视频会晤中,笔者最关注的是中国对台湾问题的表态是更加强调并明确了红线,看我方对拜登说的“(对台湾问题)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这个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实际就是军事手段随时展开,这是第一次如此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