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若向印度让步,势必群狼齐上?
(2018-03-18 10:13:32)分类: 品味时事解读 |
2018年2月15日,也就是中国的除夕,印度总理莫迪窜访中国藏南地区,他在那里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多个公共设施的落成和奠基仪式,并在当地的英德拉·甘地公园发表公开演讲。莫迪再次挑战中国的底线,可以说印度在明目张胆挑衅!
近一段时间,印度媒体普遍将目光聚焦到法国总统马克龙印度之行,并在字里行间布满“针对中国”之意。印度《经济时报》网站报道称,莫迪和马克龙举行了双边会谈,会谈后共同向媒体发表了讲话。莫迪说:我们一致认为,印度洋未来将为世界的和平、繁荣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不管是在环境、海洋安全和资源方面,还是在航行或飞越自由等方面,我们都致力于加强我们的合作。外界认为,他这是在影射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扩张计划。
3月10日,莫迪和马克龙共同向媒体发表讲话
对3月6日至13日举行的“米兰”军演,《印度时报》等媒体在报道中援引印度海军参谋长兰巴的话说,印度“向东看”政策正转变成“向东进”政策,印度海军将更加重视同东南亚国家海军的合作,“米兰”军演可被看作一种维护印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象征。
今年初,延续自去年洞朗对峙以来,两国间的紧张局势预示着印度与中国今年又会有大的争执发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据《印度时报》报道,莫迪6月将赴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此之前,中印两国正努力重置双边关系,并将举行一系列高层会晤。对于莫迪此行,亦有印度媒体猜测,莫迪正急切缓和中印关系,让中印关系重回正轨。
这弯儿转的,可有点大啊!说好的中印对峙呢?龙象之争呢?不都快擦枪走火了吗?怎么一下子就变了?
中印关系要变了,因为,双方政府正在重置关系,希望两国外交可以正常化。前脚印度媒体报道莫迪将访华,后脚中国高层就予以回应。
对于中印关系走向,3月8日上午,王毅在答记者问时说道:
中印关系保持着发展势头,也经历了困难和考验。在此过程中,中方既坚定维护了自身的正当权益,也积极顾全了中印关系的大局。对于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了重要战略共识,那就是中印要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争斗;中印1+1不仅等于2,更等于11。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确认,这次不是莫迪单方面改变,而是两国早就协商好,做足了准备的。双方都认识到:过去一年多,中印关系紧张不断加剧,对谁都没好处,该降降温了。
有人说中国这次让步,后果将很严重!中国周边势必群狼齐上,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这样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中国绝对不会让步。
去年6月中旬因印军越界阻拦我边境公路施工而挑起的洞朗对峙事件,成为中印“1962年以来时间最长的对峙”,最后以印方的尴尬撤兵而收场。
最近英国《每日邮报》披露的消息,揭开了在长达两个月的对峙中,印军的意志到底有多强、能持续多久这团迷雾;也揭开了印军一处顽疾、决策层一块难以祛除的心病,暴露出印军色厉内荏本质。
据报,在中印洞朗对峙期间,印度陆军缺乏斗志、士气低落,许多官兵不愿长期驻扎在前沿地区,并以各种虚假的身体状况不适为由递交了约43份换岗申请,引起印度军方震动。
为此,印度陆军副参谋长7月下旬责成军事情报局对部队士气现状进行调查,10月29日,印度军事情报局心理战处提交秘密报告指出,“通过深入研究2012年9月至2017年10月的文件和内部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印军的作战动力和意愿空前低下,主要有5个方面原因:①在前沿地区,尤其是克什米尔,相关待遇缺乏,干粮配给不足;②同性恋数量成倍增长(过去5年,军官出现532起,士兵出现2267起);③在战斗中牺牲的军人家庭享受不到应有的福利;④基于宗教和种姓制度,军官和士兵差别化对待;⑤上级军官欺凌士兵现象严重。由于上述原因,印军自杀人数从2012年的60人上升至2017年的100多人”。
事实上,洞朗对峙时,印军正是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最后撤回去的。
两国相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战略目标。有的时候彼此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是相悖的。无论是因为利益一致就完全妥协,还是因为利益相悖就彻底对抗,都是战略智慧低下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印度的战略智慧低下,所以才会出现2017年中印剧烈对抗的紧张局面。最终,印度撑不住了,开始谋求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了。
但,如果印度故技重演,在洞郎、藏南等地再次耍花招,中方绝不会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