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基建狂魔的超级工程

分类: 经济评论 |
北京新机场交通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计划2019年建成通航
2016年5月9日,北京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工程开工建设,经过480天的建设,这座未来将满足每年1亿人次出行需求的巨大机场已经初具规模,机场的综合交通中心工程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航站楼主体结构也已经成形,将于年底实现全面封顶。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1/20170901114722350.jpg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夜景航拍画面(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北京日报》8月31日报道,昨天10时18分,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完毕,北京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工程主体结构实现全面封顶。该中心通过对高铁、地铁、城铁等轨道以及高速公路的融合与集散,实现航空性换乘服务、航站楼内外服务的互联互通,增强了新机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范围。
据新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交通中心工程是北京新机场航站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下轨道交通北段、停车楼、综合服务楼三大部分组成,位于主航站楼北侧,总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
定位于“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北京新机场的综合交通中心在功能设计方面亮点颇多。从空中俯瞰,新机场的整体构型结构宛如凤凰展翅,大气优美。据了解,在航站楼建筑方案优化过程中,综合服务楼作为北指廊,与主航站楼五个指廊共同形成了一个形态稳定匀称的整体构型,既为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又让整体造型更显宏伟。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1/20170901120054541.jpg
综合交通中心在图上位于航站楼下方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交通中心采用了便捷的“二元式”功能布局。停车楼布局呼应主航站楼分区运行的功能流程,东西两个独立停车单元指向清晰,分别服务东西侧航站楼旅客,特别是“小分区”的概念使得旅客能在茫茫车海中精准定位车辆,使用便捷高效。停车楼共4层,地下1层东西贯通,地上3层分为东西两楼,共设有5345个停车位,其中包括600个充电桩车位。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1/20170901120432981.jpg
北京新机场建成后想象图
此外,配套设施的丰富性与通达性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该中心设置了旅客服务、商业配套等设施,并与轨道站厅、综合服务楼直接相连。其中,综合服务楼酒店部分可为旅客和公众提供560多间客房服务,商业办公部分主要为航空公司等保障单位提供服务。
“在世界同等规模机场中,酒店与办公区域距离航站楼最近,到达航站楼中心位置最远600米左右,可以最便捷地服务旅客,同时为机场运行管理提供高效保障。”北京新机场相关负责人说。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1/20170901120455933.jpg
6月30日,航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当日,随着最后一榀钢网架在北京城建集团施工的C4区吊装拼接完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实现封顶
记者了解到,作为新机场工程的重中之重,综合交通中心对工程技术的要求极高。根据设计,不停站高速列车将以时速250公里在航站楼正下方穿过,中建八局作为具体施工方,创造性地使用了整块混凝土隔震楼板来抵消列车穿过产生的震动,确保主体建筑的安全。
气势恢宏的北京新机场还是节能降耗的“环保标兵”。据介绍,综合服务楼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实现绿色节能,幕墙的双层结构不仅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光污染”,提高幕墙保温、隔热、隔声等性能,还可利用“双层绿色外套”的换气层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经测算,双层呼吸式幕墙可降低建筑综合用能源消耗的30%至50%。
下一步,综合交通中心工程将进行钢结构、金属屋面和玻璃幕墙施工。根据总体计划,新机场航站楼整体将于2017年底实现封顶封围;2018年底实现新机场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建成通航。远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满足年货邮吞吐量400万吨的运输需求。
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两周将平移30.66米 首次连同内部佛像一起移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50031652.jpg
今天(2日),又一座寺庙正在整体平移中。
按照工程方案,有着130多年历史的上海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将先向北水平移动30.66米,平移到位后,在原地向上顶升1.05米。9月2日当天大雄宝殿平移2米,之后计划每天平移6米,顶升阶段每天顶升0.3米,整个平移顶升工作预计在两周内完成。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34023671.jpg
本次平移还有一项“史无前例”的举动。
因为寺庙砖木结构“不生根”,且需连同内部佛像及文物一起平移,如果说十多年前著名的上海音乐厅(砖混结构)平移是“推箱子”,那这次平移玉佛寺大雄宝殿则是“推桌子”。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41044860.jpg
“我们视频”截图
玉佛寺大雄宝殿为什么要平移?
据上海玉佛禅寺官方博客,大雄宝殿建成于1918—1928年间,至今有近百年历史,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区文物保护单位。经百年变迁,寺院周边现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雄宝殿建造年代久远,建筑又为砖木结构,寺外环境的改造施工不可避免地对殿堂底部的桩基结构造成一定影响。而殿堂木构、瓦片,历经风雨,也存在虫蛀或松动情况。
借由这次平移,这座主殿将在整体结构不做任何变动的基础上,增加底部混凝土平层,从而提升主体建筑抗震性,稳固其建筑结构,更好地保护大雄宝殿的原有历史风貌。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52455344.jpg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52537823.jpg
砖木结构的建筑主体和其中文物一起移动,国内尚属首次
玉佛禅寺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已走过了130多个春秋。寺院信众多,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年客流量可达到200万人次。每逢重大节日、香期,更是人山人海,特别是除夕、大年初一举行新春祈福活动,单日客流量更是突破10万人次。
寺院中轴线是人员最密集的区域,但现在大雄宝殿前广场空间局促,加上香火较旺,这些都会造成严重的大客流安全隐患。想要做到疏散空间最大化,除了将东西两侧厢房改为独立殿堂以重塑空间外,大雄宝殿整体向北平移30.66米,腾出更多殿前空间,也是关键所在。
大雄宝殿此次平移,不仅能够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也给寺院建筑布局的合理化留出了改善空间,并更好地保护寺院历史建筑。
熟悉寺院历史的信众可能有所了解,当年盛宣怀家族舍宅为寺,历经十年重建,才有了如今的玉佛禅寺。故在修缮工程启动前,除了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外,寺院其余建筑都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江南民居风格。厢房、长廊、回字形的天井,这样的建筑布局使得寺院空间相对逼仄,人行区域狭窄。
外加寺院缺少钟鼓楼,且礼佛的殿宇与生活用房并列,既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丛林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信众礼佛造成不便。
在大雄宝殿平移之后,殿前将加盖钟鼓楼及观音殿,统一江南《营造法原》殿廷建筑风格,使得玉佛禅寺的建筑布局更加完整。当然,即使加盖殿堂,大雄宝殿前的公共空间还是比原来翻了1倍多。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40318833.jpg
平移后,腾出的地方将加盖钟鼓楼和殿堂,大雄宝殿前广场空间也将扩大一倍左右(解放网图)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34943712.jpg
上海玉佛寺玉佛之一(图片来自互动百科)
上海音乐厅平移类似推“箱子”,大雄宝殿平移类似推“桌子”
大雄宝殿的平移工程,让人想到十多年前著名的上海音乐厅平移。
项目负责人向解放网记者表示,“与上海音乐厅平移不同,音乐厅的砖混结构使整个平移过程类似于推一个‘箱子’,而大雄宝殿木结构不生根的特点使其过程类似于推一张‘桌子’,‘桌子’下方还需带着所有佛像、佛台一起移动,过程中如何保障整体结构和佛像文物的安全,对于施工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玉佛禅寺和工程方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家一起来出谋划策。” 该负责人说,几经论证商议,最后决定采用“框支撑”的保护技术,保证佛像在平移顶升的加速瞬间能够稳如泰山。
记者了解到,承接本次移位、顶升、加固专业工程的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着上海音乐厅等建筑的平移经验。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33853732.jpg
大雄宝殿平移刻度(新民网配图)
与上海音乐厅平移相同的是,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平移结束后,还需要在到位后顶升1.05米。但相比上海音乐厅,玉佛禅寺计划采用的交替顶升技术已比那时有了明显的提升。十多年前,上海音乐厅的顶升采用的是临时支撑的方式,千斤顶顶升一定高度后,将整座建筑安放在临时支撑物上,再重新设置千斤顶高度,进行下一轮的顶升。在这“一顶一放”的过程很有可能会造成建筑角度扭转等问题。“十五年后的今天,交替顶升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据悉,大雄宝殿平移到位后,底部千斤顶将分为两组进行交替顶升,使建筑物连续受力,不发生偏斜。
http://i.guancha.cn/news/2017/09/02/20170902135123579.jpg
大雄宝殿的“脚”(新民网图)
此前,国内在保护文物方面,已多次采用楼房平移技术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国的城镇人口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城镇人口从1995年的3.52亿人增长到2015年的7.71亿人。
中国大陆有14座城市人口超过500万,仅仅在2016年一年,中国就建成了84座摩天大楼。在如此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城市里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对这些建筑的保护,中国人的解决思路是——搬迁。
http://i.guancha.cn/news/2017/03/22/20170322183556267.jpg
2016年,武汉的汉口义勇消防联合会旧址整体平移90米
http://i.guancha.cn/news/2017/03/22/20170322183639484.jpg
2013年,上海正广和汽水厂大楼整体平移38米
http://i.guancha.cn/news/2017/03/22/20170322184015334.jpg
2008年,位于北京的中国农工银行旧址整体平移约50米
http://i.guancha.cn/news/2017/03/22/20170322183738279.jpg
2008年,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约68米
http://i.guancha.cn/news/2017/03/22/20170322183819981.jpg
2001年,广州锦纶会馆整体平移80米
全面升级的靠脸吃饭时代为期不远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
保护好你的脸,这才是你真正的身份证!
从今以后,乘火车、坐飞机全靠一张脸!
靠脸吃饭的日子来了!
武汉火车,刷脸进站
刷脸通道,全面启动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那些亭亭玉立、英俊潇洒的火车站检票员也要向我们挥手再见了!
刚刚,武汉火车站传来消息,32个刷脸通道全面启用,只留10个传统检票通道,所有人进站只需2-5秒。
进站时,只需把身份证放到读码器,抬头看屏幕,瞬间打开闸门!没有一个检票员,所有进站通道均无人值守!
这是中国第一个刷脸进站的火车站,今天90%的旅客进站已开始走刷脸通道,化妆女士也不用担忧,照样准确地刷你脸。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套系统与公安打通,那些打算乘火车潜逃的犯罪分子一旦刷脸,马上锁定自动报警!
北京机场,重磅宣布
刷脸登机
火车站的变革已经开始,怎能少了更高端的机场。昨日,中国最大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宣布与百度全面合作,进入刷脸时代!
目前,百度机器人已经开始投放,负责机场信息咨询。同时,刷脸登机也正全面开始测试,告别身份证、登机牌。
从已经落地的南阳姜营机场来看,仍在逐个击破,现在已实现登机之时不再需要身份证和登机牌,直接刷脸上飞机。
他比火车站更狠,就算是大整容都能识别出,因为未来将同时集成虹膜识别、眼球识别等生物识别。
李彦宏说,未来有一天在机场安检、登机都只需要刷脸就行。没错,我们的脸既充当了身份证,也充当了登机牌!
你的脸,正取代手机
今天,我们到哪里都是刷手机、扫二维码。也许很快,我们将从刷手机时代,正式迈入刷脸时代!
曾经我们经常调侃,“没带钱怎么吃饭,你和老板那么熟,刷个脸呗”。没想到这句玩笑话正在变成现实。
也许你还不知道!最近,马云、刘强东开始悄悄在实体店测试刷脸支付了,顾客只需在收银处扫脸,就可以把商品买回家。
而你的这张脸,正在被添加越来越多的功能:身份证、登机牌、火车票、通行证,甚至付款码。
马云说:未来周游世界,可能连护照和手机都不要了,凭一张脸就能在全世界畅通无阻!
这个时代变化有多快?当你还在惊叹刷手机带来的改变时,一场“扔掉手机”的刷脸时代又开始了!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都在积极拥抱创新。武汉火车站才刚刚开始,就有90%的人选择刷脸通道,没有固执地走人工通道。
但今天仍有很多人,明明手机可以转账,偏要去银行取号;明明手机可以付款,偏要付现金让别人找零;明明手机可以买票,偏要去火车站排队。
现在刷脸时代全面开始了,不要等别人靠一张脸周游世界了,你还在为护照、身份证、银行卡丢了,而惊慌失措!
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缓慢接受创新的人。而是那些一边嫉妒别人,一边却仍不愿做出丝毫改变的守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