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美海军2016年度有哪些重大采办事件
(2017-01-17 12:12:09)分类: 军事动态 |
2016年度美海军重大采办事件集锦
虽然美海军2016年的许多工作聚焦在海军未来规划方面,包括开展新的部队结构性评估、三项舰队未来建设方案研究、一项航母替代方案研究、水面作战未来工作规划等,然而2016年美海军在研发及采办领域同样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在海军部长雷·马布斯“8年造舰狂潮”(在此期间他至少签署了建造86艘舰艇的合同)末期,即2016年发生了大量舰艇、飞机及武器系统服役、测试、试验与投入规划的重大新闻。(微信号:品味观天下)
水面舰艇
1.近海战斗舰
近海战斗舰或许是2016年变数最大的项目。2月,马布斯与海军作战部部长约翰·理查森上将宣称,海军将继续实施近海战斗舰扫雷任务包中“远程多任务艇”采办项目,以吸取实战中的教训,并在未来几年中逐渐将其替换为更加可靠、配备AN/AQS-20A型拖曳式声纳的“通用无人水面艇”(CUSV),并最终将升级为配备内置传感器的“刀鱼”型无人潜航器。而在随后几个月内,海军则正式宣布取消“远程多任务艇”采办项目,但却保留了AQS-20A声纳替换项目,原因是该型声纳在测试中表现良好。
3月,理查森宣布建立近海战斗舰审查团队,以解决人力需求和舰员编制架构问题。目前采取的是每2艘舰设置3组舰员的做法,即3组舰员在2艘舰艇中轮岗,且时刻保证1艘舰艇处于运行中。审查团队对如何权衡模拟与实操训练进行评估,对当前基于承包商的维护模式是否在舰艇前沿部署期间提供了充分支持做出评判,对任务包的作战能力以及如何基于战场要求对其实施最佳部署进行审查,并就海军需要为近海战斗舰项目采购多少任务模块以应对各种变化提供建议。而在9月,海军水面部队司令汤姆·罗登中将则表示,近海战斗舰部队将采取与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类似的蓝/金舰员轮换模式,即2组舰员被分配到1艘船艇上,轮流部署。每组舰员的规模大约为70人,其训练聚焦于三个任务领域中的一个,而不是采取之前40人的核心编组搭配执行特定作战任务机动分队的做法。
在近海战斗舰训练与设计方面也需做出其他改变,这是过去一年中五次工程事故带来的后果。海军采办主管肖恩·斯塔克利近期表示,其中两次事故是因为舰员的疏失,两次是因为船体建造与维修方面的缺陷,另一次则源于舰艇设计问题。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发起了一项针对近海战斗舰动力系统的工程评估,同时在必要情况下将通过增强舰员训练的方式以防止疏失发生。
图1 2016年6月10日,“杰克逊”号(LCS
6)成功完成第一次全舰冲击试验
作为提升近海战斗舰作战能力计划的一部分,海军在“环太平洋2016”军演中从位于夏威夷外海的“科罗纳多”号(LCS
4)上发射了一枚“鱼叉”1C型导弹,在年中对“密尔沃基”号(LCS 5)和“杰克逊”号(LCS
6)进行了全舰冲击试验,该试验完整结果尚无法获得,但早期结果显示2艘舰艇只需进行“相对较小的改动”。而早前海军承诺的将在年底前为近海战斗舰部队部署超视距导弹,目前尚未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后续试验资金造成的。尽管尚未达成目标,但海军官方表示“科罗纳多”号(LCS
4)上的测试仍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2.航空母舰
美海军继续进行新一级航母的建造工作,以克服“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的服役延期问题,该舰原计划于2016年服役。在预计服役日期经历了从3月到9月,再到11月的数次推迟之后,海军已不再估计该舰何时能够准备好何时能够准备好交付。2015年美海军发现该舰的先进阻拦装置(AAG,新航母三大技术进步之一)需要重新设计。3月底,工程人员开始在麦圭尔-迪克斯-莱克赫斯特联合基地进行载人飞机试验,10月,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司令汤姆·摩尔中将向记者表示试验进展良好。目前海军与纽波特纽斯船厂继续推进“福特”号的其他相关工作,但在先进阻拦装置的问题解决之前,该舰不会交付海军服役。海军同时表示他们可能会放弃对该级航母的其他舰安装这一系统,转而选择了类似“尼米兹”级航母上技术成熟的Mk
7 MOD 3液压阻拦装置。
图2 2016年6月11日,拖船引导“福特”号(CVN
78)航母驶入詹姆斯河
3.驱逐舰
图3 2016年10月,“约翰·费恩”号(DDG
113)在墨西哥湾进行阿尔法海上试验
2016年美海军同时接收了2009年DDG 51项目重启后建造的头两艘驱逐舰。英格尔斯船厂建造的“约翰·费恩”号(DDG
113)在11月完成验收测试后,于2016年12月7日交付该舰;巴斯钢铁厂建造的“拉菲尔·佩拉尔塔”号(DDG
115)于2016年12月16日完成验收测试。而关于2016财年建造三艘DDG 51型导弹驱逐舰以及在第三艘舰中引入Flight
III设计方案的计划,则因预算方面困难而搁置。海军最初计划建造两艘,但国会向海军增加了10亿美元拨款,以授出第三艘舰的合同。海军表示2016财年的最后一艘舰艇将进行Flight
III升级,该升级已在巴斯钢铁厂在建的首艘Flight
III驱逐舰上完成。然而,由于资金结余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最终海军并未在2016财年第三艘驱逐舰上花费任何资金。4月,海军采办主管肖恩·斯塔克利称,Flight
III型驱逐舰的核心技术升级工作(即SPY-6防空反导雷达的开发工作)正在“正常进行”。美海军的另一型驱逐舰项目DDG
1000在舰艇离开船厂前往圣迭戈母港服役的途中遭遇工程问题,不得不被拖回码头,据悉是该舰综合电力系统的换热器出现问题。
4.两栖攻击舰和油轮
6月,美海军授予英格尔斯船厂一份可能高达31亿美元的合同,以设计并建造“布干维尔”号(LHA
8)两栖攻击舰,该舰为“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三号舰,也是该级舰首艘在设计方案中采用井甲板(坞舱)的舰艇。
同时海军授予通用动力NASSCO船厂一份价值可能高达31亿美元的合同,以建造新的“约翰·刘易斯”级(T-AO
205级)油轮(Oilers)中的前六艘(暂命名为“约翰·刘易斯”、“哈维·米尔克”、“约翰·沃伦”、“罗伯特·肯尼迪”、“露西·斯通”、“索约纳·特鲁斯”)。两份合同均是2015年2月发布的“三级合同结构”(three-classcontract
structure)的一部分。
图4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LHA)
水下舰艇
美海军的水下作战计划在过去一年同样发生巨大变化。有证据显示,俄罗斯等国潜艇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和欧洲司令部辖区的活动增加。为应对敌国在水下作战方面带来的危机,美海军部队结构评估的结果表明应适当增加潜艇需求量,以研制更多潜艇保持优势。而对于即将面临的从2025年开始美国可能出现的攻击型潜艇短缺问题(届时核潜艇部队规模可能缩减到48艘的限制数量以下),水下作战部队的官员们意识到他们需要尽快行动。
2021财年美海军仅计划采购一艘攻击型潜艇,并可能新建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美海军及工业界领导人认为,在“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真正开建之前,预算空间仍足够再建造一艘攻击型潜艇。故有关2021财年第二艘攻击型潜艇的最终决定将在2018财年预算中做出。
图5 “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潜艇艺术想象图
2021财年也是美海军购置“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第一年,虽然面临时间压力,该潜艇的设计工作仍在继续。国会不断有决议称要停止设计工作,但最终在半年拨款法案中纳入一项额外预算,使得这一之前被命名为“俄亥俄级替代计划”的项目得以继续。该艇设计方案的“里程碑B决议”(Milestone
B
Decision)在过去一年被推迟数次,但官方表示维持该项目的正常运行是美海军的首要重点任务,因为“哥伦比亚”级潜艇必须在老化的“俄亥俄”级潜艇退役之时做好接班的准备。
美海军在2016年同样对攻击型潜艇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开始构思“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潜艇的最后一批升级(很可能是BlockVII型)计划。未来的攻击型潜艇将配备更安静的先进动力系统,以提升其隐身能力,同时该潜艇还将实现对多个艇外系统的控制,从而扩大其影响范围。水下作战部队希望从现在开始启动部分升级工作,其他的升级工作将等到新型攻击型潜艇或系统开始设计时进行。
舰载机
2月,美海军宣布以新的“航母舰载空中加油系统”(CBARS)替代原来的“舰载无人空中监视和打击”(UCLASS)项目,海军官方和国会在如何平衡UCLASS两项主要任务(即监视与打击)需求方面无法达成一致。CBARS无人空中加油机后被重新命名为MQ-25A“黄貂鱼”,即将进行部署,并开始任务训练,这将减轻F/A-18E-F“超级大黄蜂”机队的压力,由于要为其他飞机补充燃油,F/A-18E-F此前不得不牺牲多达30%的飞行架次。
MQ-25A将执行加油任务,既包括在航母周边为寻求海上降落的飞机加油,也包括在离航母更远的地方为作战飞机加油;同时该机在空中时也将执行基本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任务。海军作战部前空战主管迈克·马纳齐尔少将称加油与ISR是两项最基本的任务,在此过程中航母舰载机联队能够学习与无人系统进行联合作战的相关技能,这将降低下一代更加复杂的无人机系统的部署难度。
同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海军版本发布,即CMV-22B,该机将作为下一代航母舰载投送平台,用以取代老旧的C-2“灰狗”运输机。4月,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授予贝尔-波音联合工程办公室价值1.51亿美元的合同,以启动该平台的设计建造,这项工作将以海军陆战队的MV-22为基础,并将包含一个增程油箱,一部高频超视距电台,以及一套公用定位系统。8月,海军进行了一项为期两周的作战测试,包括MV-22从“卡尔·文森”号(CVN
70)航母上的起飞测试,以训练倾转旋翼机与航母舰载机联队的联合行动能力。
其他航空方面的事件有:1月,美海军启动了“下一代制空权计划”(NGAD)的需求研究,这项计划原名F/A-XX,与空军的F-X未来战斗机设计工作分别独立进行,该项计划最终可能催生出一个系统家族,以取代“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美海军通过“魔毯”着舰系统(MAGIC
CARPET
LANDINGSYSTEM)的大量海试,在降低“超级大黄蜂”机队着舰难度方面取得进步;MQ-4C“特里同”长航时无人海上监视系统(unmannedlong-endurance
maritime surveill- ance
system)首次向P-8A“海神”海上巡逻机传送全动态视频,并测试未来的有人/无人系统协同作战能力。
图6 MQ-4C“特里同”长航时无人海上监视系统
武器系统
为响应美海军深海控制权以及国防部推进高端能力投资方面的需求,美海军今年在远程海上武器方面进行了若干成功的测试。
1月,美海军在一次雷声公司新型“标准”-6反舰作战型导弹(该型导弹是国防部部长阿什·卡特点名的海军重要能力之一)试验中,击沉了退役护卫舰“鲁本·詹姆斯”号。导弹防御局证明可以用海军的“标准”-6导弹拦截复杂的中程弹道导弹目标。在类似工作中,海军也在寻求“战斧”对地攻击导弹的海战能力,将这种两用武器视为增加舰艇海上攻击范围的有效方式。海军决定,在试验需要之外不再采购新的远程对地攻击炮弹(LRLAP),即DDG
1000型驱逐舰155毫米先进火炮系统使用的炮弹。海军将转而求购雷声公司的“亚瑟王神剑”制导炮弹,但海军官方尚未确认这一决定。
图7 DDG 1000发射远程对地攻击炮弹(LRLAP)效果图
3月,海军进行雷声公司的“海拉姆”反舰导弹防御系统测试,并作为保证部署在西班牙的4艘驱逐舰不受威胁的一种手段。目前,海军考虑是否需要在世界其他地区部署的驱逐舰上也加装“海拉姆”导弹。据悉,洛·公司的空射远程反舰导弹(LRASM)在今年夏天的试验中被证明可从水面舰艇垂直发射。此外,与海军相关的各种机构都在寻求舰载及其他平台武器、传感器与通信系统进一步联合的方式,进而构建大型跨领域杀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