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可惜,没有去尝试就已经主动放弃!
(2016-12-09 11:04:48)分类: 百家争鸣 |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尽可以被毁灭,但是却不能被打败。”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都会遭遇到各种阻挠和障碍,但是我们不能轻易妥协,不能轻易在困难面前低头投降,哪怕失败了,也要挺起胸膛,重新发起挑战。
一个人想要变得更加强大,那么首先就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哪怕遇到再大的失败,也不要轻易就被击垮,更不能举手投降。真正的失败者,不是被别人打败的人,而是那些被自己击垮的人;真正的困难,不是有千难万险的阻挠,而是我们常常绊住自己的脚步;真正的可惜,不是因为我们没能获得成功,而是我们没有去尝试就已经主动放弃。
其实,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他取得了多少成功,而在于他如何取得成功;不在于经历了多少失败,而在于他承受住了多少失败。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强大的人首先要具备强大的心,要有一颗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心,一个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人,才能不断奋进,也才能真正获得最后的成功。
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军队为了赶走美国人,于是大举进攻美军驻守的菲律宾,而当时的菲律宾美军由麦克阿瑟将军带领。事实上,日本兵力集中,而驻守的美军人员稀少,根本不足以对抗敌人,因此处于劣势的美军一直处在挨打位置。由于战事对美军越来越不利,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麦克阿瑟和家人立即撤离,可是麦克阿瑟拒绝了,他认为逃跑是懦夫的行为。
事实上,当时美军士气低落,因为结果很明显,菲律宾根本守不住了,恐慌的情绪在军中蔓延,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要么撤退,要么投降。麦克阿瑟听说后非常生气,要求士兵继续抗战,不要有悲观情绪,更不能在战场上投降,否则军法处置。麦克阿瑟已经做好了和全体士兵一起作战的准备,他甚至拿着父亲给自己的手枪,准备在抵御失败后自杀。
可是,1942年2月8号,罗斯福以国家的名义再次命令麦克阿瑟撤离,麦克阿瑟再也没有办法拒绝了。在接到罗斯福和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电报时,这位铁汉子当场就哭了,他告诉妻子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不想服从的命令,而且这绝对是自己生平最屈辱的一次军事行动,但同时他也说自己不会轻易放弃的。麦克阿瑟撤离后被安排到澳大利亚去组织反攻,可是在他撤离后不久,菲律宾的15000名美军士兵成为了日军的俘虏,麦克阿瑟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
事实上,到达澳大利亚机场时,麦克阿瑟由于在菲律宾的顽强反抗而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很显然他根本高兴不起来,毕竟逃跑是最大的耻辱。于是他对着新闻媒体说:“总统命令我冲破日本人的防线,从菲律宾撤离到澳大利亚,目的是让我组织对日本人的反攻,主要是解放菲律宾。现在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言语之中仍然透露着不甘和倔强,他依然没有放弃返回菲律宾。
而“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这句话几乎成了二战中最鼓舞人心士气的一句话,也激励了成千上万反法西斯士兵的精神。其实随着战局的深入,麦克阿瑟始终没有被困难吓倒。到了1944年,他最终实现了自己“回来”的诺言,成功登上菲律宾,并顺利击退那里的日本人。
西点军校的校长潘莫曾经说过:“战争发生时,没有人总是会处在优势地位,一旦我们深陷重围陷入困境,一旦双方军力悬殊,我们能做的只有反击,只有抱着一试到底的决心,不断为自己寻找和创造各种机会,我们才有可能转败为胜。如果我们提前放弃了,那么你不是接受投降就是面临死亡。”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你的对手会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你能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就是咬紧牙关决不妥协,因为一旦放弃和投降,你只会面临惨痛的失利。
所以在困难面前,我们一定要沉住气,不能有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主动放弃,也不能坐以待毙。凡事要懂得迎难而上,要懂得坚持到底,坚信任何的折磨和困境都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即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如果自己选择了放弃,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获得成功的可能。
有人说:“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不是希望它快点过去,而是祈祷着自己不会退缩。”在军事家看来,战争中最让人沮丧的不是接踵而来的失败,而是面对一次就被彻底摧毁了的信念;对于哲学家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思想发现会比在不断的失败中站立起来更让人振奋了。而科学家则认为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类那一颗永远也不会停止奋斗和磨灭激情的心;社会学家则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会把掌声送给失败者,失败者赢得尊重的唯一机会就是始终不屈,就是在胜利者面前再次站立起来。
这个世界没有谁能够真正阻挡我们自己前进的脚步,除了我们自己,当我们害怕前进,当我们对未知的生活感到恐惧,当我们开始放弃和投降时,我们人生的道路也就没有办法继续走下去了。所以坚持、坚强,决不投降和妥协,这才是一个强者最应该具备的要素。
前一篇:花谢芳不败,心静人自在
后一篇:一个期货市场退出者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