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媒:新加坡搅和南海令中国不满 两面派做法不得人心

(2016-09-30 13:12:10)
分类: 时事评论
  “南海仲裁案闹剧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连菲律宾都已经转变对华态度,这个时候,新加坡却锲而不舍提南海问题,目的何在?”美国《侨报》称,美国这两年致力于重返亚太,南海局势紧张就是其标志性的影响,而这个主意正是来自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报道称,也有分析认为,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表态确实损害到中新关系,但还远不至于就此看衰中新关系。新加坡在外交关系上一直奉行“经济至上”,中新经贸联系密切。而且新加坡也一直奉行“大国平衡”策略,新加坡不会在大国之间进行“选边站队”,只是要看其如何在大国间进行平衡。
  香港《亚洲周刊》在题为“美拉拢新加坡反中的阳谋”的文章称,在最近南海仲裁案的风起云涌中,越来越多迹象显示,美国意图炮制南海仲裁达到反中之目的,藉以升高南海的武力对峙,但这个算盘显然已落了空,呼应南海仲裁和南海巡航的国家非常稀少。美国改变方向,发动经济及外交文斗。此前美国大阵仗地邀访李显龙,想拉拢新加坡加入反中联盟,透过狮城为支点,向东南亚拓展外交。该文章称,当新加坡被美国拉拢入伙,失去中立立场,可能最后会伤及新加坡自己。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利平29日表示,新加坡毫无疑问仍想保持过去那种在安全上站在美日一边,但是在经济上想和中国绑定在一起,这是亚洲一些国家典型的“骑墙战略”。但是这个战略现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新加坡应该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大国平衡战略,而不是在安全上向美日一边倒。
  曾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多年的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陈九霖博士29日表示,新加坡75%的人口是华人,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加坡也因此从中国获益很大。新加坡民众并不希望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站到美日一边,因为这并不符合新加坡的长远利益。
 
相关阅读:
学者:新加坡将放弃“不选边站”战略? 骑墙战略已过时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围绕南海问题以及所谓“南海仲裁”,新加坡近期的一些表态在中国和日本引发了重重争议。日本共同社29日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当天在东京演讲时“要求中国尊重南海仲裁结果”。但当天新总理府和新媒报道的李显龙讲话中都没有类似提法。
  尽管如此,近两天来,新加坡驻华大使两次指责《环球时报》有关“不结盟运动首脑会新加坡妄提南海仲裁”“报道不实”,如此“高调”反而引起中国和世界对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态度的关注,中国网上弥漫着对新加坡的不满。在环球网29日的网络调查中,98%的网民认为“对新加坡的观感是在恶化”。
  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中国学者认为,新加坡一直表面上宣称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中立,但这种在安全和政治上向美日一边倒,又想在经济上从中国捞取好处的“骑墙战略”已经过时,如果不调整的话,不仅中新关系可能受到重创,东盟也可能出现更大分裂,因为其他国家不会认同向美日一边倒的政策。
  
新加坡再搅南海局势 李显龙与安倍共提南海秩序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恬静】正在日本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8日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日本共同社28日说,日新总理就早日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南海问题以及朝鲜核及导弹威胁问题等“达成共识,寻求合作”。
  报道称,安倍与李显龙28日在东京赤坂迎宾馆举行会谈。会谈后两人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安倍称,期望以在日新建交50周年时李显龙总理访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李显龙高度评价日新关系发展,并称将与日本携手行动,促使TPP早日生效。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日新总理会谈不仅限于双边合作,而是广泛涉及地区问题,围绕TPP、南海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双方达成不少共识。就南海问题,日新双方一致表示“强调海洋法律秩序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朝鲜核与导弹威胁,两国表示将“携手采取严厉的应对措施”。新马高铁项目方面,日新同意在今年年内召开相关部门的副部长级会议,就新马高铁引入日本新干线技术进行研究。李显龙表示,“期待看到日本新干线中标”。
  11月,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还将访问日本。日新总理均表示“非常期待新总统的访日继续推进两国关系”。
  
李显龙因南海言论在日大受赞扬 中国网民批其谄媚美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李显龙在日本受到“一片赞扬”,但中国网络上近来则弥漫着对新加坡的不满。“新加坡因南海言论遭中方抨击,网民称‘谄媚美国’”,香港《南华早报》日前称,新加坡最近因搅和南海争端遭到中国的抨击。此前,在所谓南海问题海牙仲裁案出台后,李显龙曾公开表示,仲裁庭的裁决对各国的主权声索做出了“强而有力的定义”。8月早些时候访美期间,他还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大赞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欢迎美国这样“搞平衡”。类似这样的表态引发了中国网民的一片指责。报道称,中国网民的批评极具刺痛感,他们称新加坡“谄媚美国”。报道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学者的话称,最近中国对新加坡的负面评论是一种现实提醒,即其长期推行策略当前受到了挑战。该学者称,新加坡一直奉行中间策略,但这似乎不起作用,看上去新加坡在对华盛顿和北京中的一方或双方搞“两面派”。
  新加坡在国际场合搅和南海问题,不过表面上它却以“中间派”的面目自居。近来,围绕《环球时报》一篇“不结盟运动首脑会上新加坡妄提南海仲裁”的报道,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杠上了《环球时报》,其两次高调交涉,引发中国和国际媒体普遍关注,也令中国网民普遍不满。9月26日,罗家良发出公开信指责《环球时报》报道“罔顾事实”。在《环球时报》回信反驳后,9月28日凌晨,罗大使再次发出公开信。实际上,两封信内容都是在细节上“鸡蛋里挑骨头”,声称“这是东盟共识”,不是新加坡等“任何单一东盟国家主张的”,《环球时报》报道依据的只是“只言片语的信息”等,但这两封信却没有触及实质:究竟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有没有这个想法、有没有这样做?
  事实上,到底新加坡在不结盟峰会上做了什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7日称,“事实很清楚”,“极个别国家”坚持要求在成果文件中片面渲染有关涉南海内容,但这并没有得到不结盟运动绝大多数成员国的赞同,且有关内容“也没有反映包括中方在内的南海问题相关方的共识”。俄罗斯卫星网称,新加坡大使对中国媒体的指责仍在继续,其所谓的文件究竟代表新加坡或东盟仍待调查,但显然在不结盟峰会上这一主张并未能赢得多数代表团的赞同。
  新加坡这种“双面人”的表现激怒了中国网民。29日约15时,环球网发布“你对新加坡的观感是否在恶化?”的网络调查,截至当晚8时,5个小时就吸引了6000多名中国网民的投票和评论。98%的网民认为新加坡的南海立场是在“呼应美日”,认为自己“对新加坡的观感在恶化”,在另外2%的网民中,大多数认为“自己从来就对新观感不佳”。有网友称,“新加坡社会各阶层普遍看不起中国人,认为他们自己是先进的西方世界一部分。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谋求经济利益,而安全保障来自美国”。该网民称,新加坡极为现实,但价值和安全选择的美国取向是历史,也是现实,很可能还是一段未来。中国人对新加坡也应该现实一点。
  新加坡大使的“高调”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称,罗家良对中国媒体的报道进行公开严厉批评,并引发中方反驳,这一公开争吵不同寻常。报道称,虽然新加坡对南海主权并无要求,但一直强调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被认为是偏袒美国,新加坡在7月所谓南海临时仲裁决议出台后的一系列言行也令这种不满火上浇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