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剧集石油冻产,影帝之争激烈
(2016-09-29 10:53:15)分类: 经济评论 |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石油冻产这个话题如果拍一部电视剧到现在最起码已经演了5、6季了,即使是忠实观众也早盼着大结局。无奈遇上几位敬业的主演,照现在的剧情发展远没有要结束的意思。今天(9月28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石油峰会唯一切实成果是期待11月份会议,to
be continued……
影帝之争
沙特一直是OPEC众多成员国中最有话语权的一个。该国的原油产量占到OPEC总产量的1/3。随着需求放缓,全球供应过剩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年初沙特就开始积在成员国之间积极奔走,联络非OPEC成员国俄罗斯,希望可以达成限产甚至冻产协议。无奈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同,很难达成共识。最近在本周召开会议之前,沙特第一次做出重大妥协,“若伊朗同意对其今年产量设限,沙特愿意降低自己的石油产量”。
就在大家感叹沙特对伊朗是真爱的时候,剧情出现反转。沙特能源部长Khalid
al-Falih表示,“OPEC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的阿尔及尔会议只是商议性质,不预期能在会议期间达成协议。在油价维持当前趋势下,通过对备用产能投资,沙特依然能够支撑;不认为有必要进行重要调整,或大幅减产”。他预测可能在11月达成共识。
沙特做为影帝最有力争夺者,还不止口头上出尔反尔,行动更是直接。一边嚷嚷着要冻产,自己国内原油产量却屡创新高。6月原油日产量上涨至1055万桶;而7月份提升至1067万桶,创原油日产量历史纪录。8月略有下降至1063万桶,依然接近历史峰值。
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在影帝之争上也是不甘示弱。
普京曾在9月2日的采访中称,他希望产油国能达成原油冻产协议,冻产对于全球油市将是个正确的决定。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在阿尔及尔峰会上表示,俄罗斯做好了与其他产油国协调的准备,但目前没有讨论国际层面的减产问题。只有在OPEC内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俄罗斯才计划加入有冻产的讨论。
同时俄罗斯五大油企近期全部表示,2017年将提高产量,最近几个月它们的产量触及纪录水准。这些油企的产量占全球最大产油国--俄罗斯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毫无疑问,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缩减产量,这些油企都将遵守。然而,迄今为止,普京尚未会见俄罗斯主要产油商,而且俄罗斯能源部长也未与油企进行过这种谘商。
瑞银集团(BUS)分析师更是预计,2017年俄罗斯总体石油产量提高2.7%。
抢戏的配角
伊朗最不缺的就是石油。在全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中仅次于沙特,居第二位。早些年间由于伊拉克国内局势混乱战争频繁,迟迟得不到石油业的投资。如今虽仍然存在党派纷争,但伊朗政府认为现在大力开采石油乃当务之急,否则国内政府财政将一贫如洗。
本次峰会前夕沙特提出将石油产量降至今年初的较低水准,以换取伊朗将石油产量冻结在当前水平。或许是被感动,伊朗石油部声明,希望此次阿尔及尔峰会可以取得一定进展。
但是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转头伊朗就要求得到OPEC决定的任何新产量限额的12.7%,以收复先前市场份额。伊朗石油部长表态,不愿在目前产量水平冻产,希望提高产量至400万桶/日。针对阿尔及利亚会议,他表示:“我们的日程上不包括这两天内达成协议。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交换观点,此外没有更多了。”
不管OPEC做出任何决定,有一个产油国过去五年的产量增长都超过了他们,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加入任何控制供给的组织中。这就是美国。
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师Ann-LouiseHittle称,“如果OPEC在阿尔及尔会议上决定减产,或者真正的冻产,那么油价将会上涨,但谁会从高油价中受益最大呢?答案会是美国。。。美国将迈向先前的增产盛况,从而开始再度吸收市场份额。这是OPEC很难达成冻产协议的又一原因,美国在市场份额方面是全球性的威胁。”
JBC Energy资深分析师Alexander
Poegl表示,“考虑到美国石油业结构,以及涉及美国原油生产的业者数量之多,冻产根本就不可能。”
周三(9月16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3.5万桶/日,增至849.3万桶/日。
收视率暴跌
剧情走势已经越来越没诚意了,忠实观众也开始不买账,纷纷转台离开。当前,WTI原油期货的空头头寸数量增加至151637张期货及期权合约,而多头头寸则跌至7月以来最低位,导致WTI原油期货及期权净多头暴跌28%。
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全球石油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到2017年稍晚。
本周二,高盛下调第四季度原油目标价,从50美元下调至43美元,2017年上半年交易范围在45美元-5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