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耶伦会关掉全球流动性的“总阀门”吗?
(2016-09-21 12:45:15)分类: 经济评论 |
不少分析师认为,目前全球流动性正面临拐点,极度货币宽松环境或将不再。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更是封杀了各国货币宽松的空间。本周,美联储也迎来了关键的加息窗口,耶伦这次会关掉全球流动性的“总阀门”吗?
华尔街著名分析师,及畅销书作者Jim
Rickards近期在财经媒体CNBC的采访中表示,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个极度“疲软期”,而且几近衰退。所以就单单这一理由,在本周的货币政策议会上,美联储也不应该选择加息。
Rickards接着还说道:“但是如果一旦他们真正的升息了,(让我们)回顾一下也就是去年12月他们上调利率的一次,美股在六个星期即从1月1日到2月10日的时间里就跌了11%。而这一次美联储加息还会导致相同的后果,还有可能会更糟糕。”
亿万富豪投资者、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在上周的一次对冲基金大会上也表示美联储现在没有必要加息。他认为在去杠杆或是出售债券的时候选择加息可能会让经济崩溃。“如果是我们的话,我们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周期性条件只是温和的而不是强烈的指向收紧,并且长期的背景情况也表明收紧的风险过早地高过了不加息的风险。”
目前美国联邦储备基准利率基本维持在0.5%的水平,美元是全球的“锚”货币,美联储可以说掌管着全球流动性的“总阀门”,而如今随着加息窗口的临近,美联储正面临着是否该转向的决定。
过去8年各国央行把货币宽松发挥到了极致:负利率、QE,这次央行的巨轮真要转向了吗?欧英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中国央行回归中性缩短放长,而这一次美国也将在9月加息吗?
虽然,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但市场还是基本一致认为本周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利率不变。主要原因如下:
1)8月工业生产环比下降0.4%
9月1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制造业和公共事业产出大幅下滑带动,美国工业生产在连续两个月增长后8月份再次出现下降,包括工厂、矿业和公共事业产出在内的美国工业生产环比下降0.4%,降幅高于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0.2%,创今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这表明美国制造业复苏仍不稳定。
2)8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3%
美国商务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素有“恐怖数据”之称的零售销售8月按月率下降0.3%,降幅高于预期的0.1%,因消费者对汽车和其他一系列产品的购买力度不佳,这无疑表明国内需求降温,可能进一步削弱联储下周加息的预期。联储理事布雷纳德本周一就表示,在加息前,她希望看到更强劲的消费者支出数据及通胀上升的迹象。
3)历史的前车之鉴,加息将祸害市场
就单单从最近一次的美联储加息来看,其中的一个后续影响就是将美股市场带回到了2008年的水平,无论是标普500还是道琼斯指数都经历了2008年以来最差的一年。甚至是苹果公司的股票,也遭遇了暴跌。如果这一次美联储选择在美国大选之际,以及经济数据并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加息,美国市场本身将遭遇灾难性的冲击。
另外,桥水公司针对加息风险,指出了数起在去杠杆化过程中收紧政策的案例:1931年的英国,1937年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2000年和2006年的日本以及2011年的欧洲。“几乎在每起案例中我们都发现,政策收紧破坏了市场的恢复,央行们又被迫调转航向,许多年内把利率保持在近零位的水平。”在这些案例中,市场会出现下跌,市场的复苏迟迟不来,通胀率下降。
4)停滞不前的失业率
9月2日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发布了8月非农就业报告。与前两个月的靓丽表现截然不同,8月的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15.1万人,不及此前预期的19万人。市场对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也骤降。
5)市场恐慌情绪升温
MarketWatch近期发布的一篇市场报告描绘了一个更可怕的场景,“经常被用来反映市场情绪的工具,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上升了18%,达到了6月28日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暗示投资者开始担心市场将遭遇大跌。”虽然,美股当前正处于历史高位,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恐惧的气氛。而美联储加息是本周市场最担心的风险事件。
那接下来将发生什么?Jim
Rickards在CNBC的采访中说道:“今年12月才是最有趣的一个月。如果经济持续疲弱,我预计美联储实际上会选择降息,而非加息,尽管2017年年初美联储在进入负利率之前只有25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另外,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在9月21日的美联储利率决议中,虽然通胀数据增幅超预期并不能保证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做出加息决定,但年内加息的概率是增加的,市场预计12月将大概率加息。
未来不是不可以预测,但也未可知。因此,我们只能继续屏息以待。
前一篇:慈悲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