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警惕菲律宾在南海立场上走阿基诺三世老路
(2016-09-02 10:52:46)分类: 时事评论 |
对中国来说,不能把菲律宾新总统的言论仅仅归结为其大嘴性格,而是要认真对待,做好各种可能的准备。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评论员 郑泽民)综合媒体报道,8月下旬,菲律宾新总统又有既算是惊人但又不具新意的言论,大意是菲律宾在与中国谈判时不会脱离仲裁“结果”的范围,中国对菲律宾的援助不会消除仲裁“结果”,如果中菲不能相互理解,中国在有争议的南海地区“入侵”菲律宾,就会有流血。
菲律宾在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上常有惊人之语,联想到几年前菲律宾要人曾有要与中国战斗到“最后一人”之语,此番“流血”语气程度还算是平和一些。虽然如此,菲律宾新总统的言论仍然反映了菲律宾在重启中菲双边谈判方面的一些立场,包括以仲裁“结果”为基础,中国对菲援助不会改变菲律宾的立场,以及之前常常表现出来的悲情表演。
结合仲裁“结果”出来后菲律宾的言论,菲律宾南海意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与中国无前提地开启谈判,二是短期内要求中国在争议海域渔业方面作出让步,即是所谓的拿回菲律宾人的渔业权利,可能的话甚至还可能要求中国在油气资源开发方面的让步,三是长期来说菲律宾要坚持仲裁“结果”所体现出来的菲律宾所谓的南海权利。总体上,菲律宾意图以仲裁“结果”为筹码,通过在未来的谈判中争取中国逐步的让步最终实现仲裁“结果”所体现出来的菲律宾南海“利益”,即是菲律宾所谓的“算账”,也是所谓的通过和平手段实现仲裁“结果”。可见,仲裁“结果”既是菲律宾企图通过谈判实现其南海利益的筹码,又是其要达到的目的。
就目前来看,媒体报道中的中菲双边接触主要有几个方面,通过与中国驻菲大使馆接触和8月份菲律宾特使与中国有关方面在香港的接触,当然还有中菲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国际会议场所的接触,但目前这似乎不常见。中菲通过中国驻菲大使馆的接触从新总统当选前后就已开始一直到目前,但可能限于一般性的沟通。最有意义的接触是菲律宾特使与中国有关方面在香港的会面,双方还达成了成果,媒体报道双方认为有必要为建立信任和信心、缓解紧张气氛开展对话,为推进各方面合作铺平道路,并提出了七个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和建议,其中与中菲南海争端直接相关是避免紧张局势和促进渔业合作的建议,这也是当前菲律宾迫切希望解决的方面。
香港接触之后,菲律宾新总统一方面继续保持所谓的低调,称不会在即将到来的东盟会议上主动提起南海争端,希望在年内举行双边谈判,且考虑出访中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菲律宾继续加强与美日关系,接收美日给予的用于南海的巡逻船和资金援助。菲律宾这种两面下注的手法似乎反映了菲律宾在其所谓的若中菲不能相互理解的情况下为重走阿基诺三世的老路做准备。毕竟,对菲律宾来说,投入美日怀抱轻车熟路,成本很低,只需要策略上转变即可,美日更是会热烈欢迎,菲美之间的不快即刻就会烟消云散。
这种可能性已有先例。菲律宾上任总统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初在对华关系和南海问题上都是以表示要友好合作的方式开始的,在其正式就职之前,阿基诺三世就表示希望与中国合作,增加双方贸易,让两国从中受益,就职后阿基诺三世仍称中国是菲律宾的重要合作伙伴,菲律宾新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与中方共同努力,积极推动菲中战略性合作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在南海问题上,阿基诺三世表示希望与中国合作,针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河内召开的东盟地区论坛上有关南海问题的言论,菲律宾时任外长罗慕洛称不支持美国介入南海争端。这与当前菲律宾政府的态度何其似曾相识,但随后的中菲南海争端发展众所周知。
中菲重启谈判容易,但过程将很艰难。对菲律宾来说是要实现仲裁“结果”,对中国来说,对仲裁“结果”的立场早已表明,而且谈判中的任何动向对中国南海主张和对整个南海争端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谈判过程中菲律宾继续高调反覆宣传仲裁“结果”,没有耐心,没有足够的灵活性,仗着有美日的支持,即便是促进渔业合作也不太可能。如果这就是菲律宾所谓的不能相互理解,则中菲很可能进入对立。
因此,对中国来说,不能把菲律宾新总统的言论仅仅归结为其大嘴性格,而是要认真对待,做好各种可能的准备。
相关阅读:
菲总统再变脸:与中国谈判以仲裁为基础
杜特尔特当天在达沃市的东棉兰老岛军营发表演讲时说,只有当中菲两国进行双边对话时才会提起“仲裁”结果。他称对话“需在仲裁结果范围内展开”。“现在有太多会议要召开,没到谈仲裁的好时机。”他表示不会让中国退出谈判,两国可以在能统一的问题上进行对话。
杜特尔特称,菲律宾也应该加强力量,以防同中国的双边会谈不如意,两国产生冲突。他说:“现在,我们面向未来。菲律宾会经历痉挛阵痛。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但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因此,即使我们我们自身人才与能力有限,也要做好准备。我们无法生产导弹等武器,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不断斗争。”杜特尔特还说,如果在自己的任期内“爆发战争”,自己准备好担任总司令领导武装部队。他会穿上迷彩服,这样可以显得“体面睿智”。
杜特尔特还称,将提供资金增加1万名军队士兵。他说:“我们需要常备军来保卫国家。不要太在意人数,即使会造成预算失衡也没关系。有人力总是好的,随时准备好战斗甚至牺牲,我们不会像顺从的羔羊那样屈服。这种事不会发生。”
以“敢说”着称的菲律宾新领导人杜特尔特最近涉及中国的表态“忽软忽硬”。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许利平此前对《环球时报》表示,杜特尔特的表态一会儿软一会儿硬,但仔细分析这些前后矛盾的话,其目的是一致的:通过这样的表述放一个气球,试探对方反应,以获得他想获得的利益。这表明他今后的对外政策路线很可能也是“之”字型的。对于他的一些话,我们需要观其言,但更要察其行,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外交技巧,给对方及时的回应。
中方始终致力于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直接有关的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曾明确表示,中菲是友好邻邦,相信双方有能力、有智慧妥善协商解决有关问题,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造福两国民众。中方期待双方早日开展对话。
菲外长再提南海仲裁案:中国必须承认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称,亚赛表示,中国必须承认“南海仲裁案”结果,拒不承认会使中国成为“失败者”(loser)。亚赛还表示,希望能够在菲律宾总统正式访问中国之前,就南海渔业问题与中国达成一个临时协议。分析认为,虽然亚赛强调一定要在“仲裁结果”的框架内进行谈判,不过也表明菲律宾希望能够以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
对于菲外长的这一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所谓南海仲裁案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方致力于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领土主权争议,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菲律宾的对华政策一直摇摆不定,无论是总统杜特尔特还是外长亚赛的对外言论,总是互相或前后有矛盾之处。据日经新闻此前分析,对于难以看透的菲律宾对华政策,美日的外交官们也无法消除心中的不安。美日非常顾虑中国在南海的活动,美军近期将正式进驻菲律宾基地。菲律宾的外交方针也可能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安全保障,但也有观点认为,杜特尔特与地区安保相比更重视本国利益。
对于南海仲裁案,中国外交部曾多次表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不是为了解决与中国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因此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中方致力于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领土主权争议,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日媒:菲外长首次就中菲南海磋商提具体条件
核心提示:在此基础上,亚赛表示,“在推进磋商之前,希望中方采取措施,增进互信。既然要继续对话,就应该停止一切‘挑衅'行为”。
日媒称,菲律宾外长亚赛就围绕南海主权问题与中国举行双边磋商一事表示,中方停止“挑衅”是双方启动谈判的前提条件。此外,亚赛还把中国停止在黄岩岛填海造岛也作为条件,这是菲律宾政府高官首次就中菲双边磋商提出具体条件。
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31日报道,亚赛是在8月29日至8月30日于马尼拉举行的“日本东盟媒体论坛”(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主办)上作出上述表态的。作为与中国举行会谈的具体条件,亚赛举例称应“停止在黄岩岛填海造岛”、“停止妨碍菲律宾渔民在该岛礁周边作业”。
海牙仲裁庭7月作出了全面否定中国主张的裁决,但是中国拒绝接受裁决。亚赛表示“菲律宾一直要求中国尊重裁决结果”,表明了即使中国要求将搁置裁决作为磋商前提条件,菲方也不会同意的姿态。
在此基础上,亚赛表示,“在推进磋商之前,希望中方采取措施,增进互信。既然要继续对话,就应该停止一切‘挑衅’行为”。
尤其关于黄岩岛的填海造岛问题,亚赛称“美国也认为这是不能逾越的红线”,表达了将此作为磋商前提的认识。
报道称,关于中国在该岛礁周边妨碍菲律宾渔民活动的问题,亚赛说:“作为培养互信的一环,希望能让我国渔民重返该海域作业。”
另一方面,关于双边磋商,亚赛表示“给中国保全面子的机会非常重要”。为此,他强调,最好的做法是,在经济、贸易和旅游等领域强化与中国的关系。
关于理由,亚赛称,“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南海纷争不过是很小的一个侧面。菲律宾能够与中国加强关系,而这也会极大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后一篇: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看后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