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做了一个关于人民币的测试 然后惊呆了
(2016-07-25 18:56:26)分类: 经济评论 |
IMF去年决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把人民币纳入其基准储备货币篮子当中,使得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DR)的一部分。这一决定也标志着中国推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使用的努力取得重大成就。不过,由于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心存担忧,以及围绕中国央行让人民币更加自由浮动的承诺存在不确定,人民币今年迄今累计跌2.8%,损害了它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在市场动荡时期,透明的政府机构、可预见的政策以及流动性充裕的市场有助于一国货币成为投资者的避险之选。中国有时候在所有这些领域存在困难。
Brown Brothers Harriman驻纽约新兴市场外汇策略主管Win Thin上周四在电话中表示:
单单因为你是一个储备货币,并不意味你具有避险货币地位。对中国的信心不足,它的体制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可循,有鉴于此,即便是IMF认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加,人民币在被看作是避险货币之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半年人民币将迎来国际化进程中的两件大事,一件是9月份于中国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另一件则是自10月1日起,包括人民币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简称SDR)新货币篮子将正式生效。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推荐阅读
人民币两年超英日 成第3大货币?
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昨日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预计,人民币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货币。
该报告称,截至去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简称RII)达3.6,为5年时间增长超10倍。该数值愈大,表明国际化水平愈高。同期美元的国际化指数为54.97,欧元为23.71,日圆为4.29,英镑为4.53。
中国进入政策调整敏感期
《报告》认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加入SDR货币篮子后或将开始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当前「货币政策部分独立+管理浮动汇率+有限资本开放」的宏观金融政策组合,转向「货币政策独立+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过渡。这意味着在宏观管理方面,中国已经进入政策调整的敏感期。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报告》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汇率由基本面决定,短期汇率波动主要受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和其他国家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而随着汇率灵活性加大,汇率波动性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显著提高。
在跨境资本流动方面,《报告》指出,“8.11”汇改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价格、杠杆率和跨境资本净流入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单向驱动关系变为循环式的互动关系,短期资本流动冲击足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价格和杠杆水平。国内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境内外金融市场之间的资产价格联动性和金融风险传染性明显提高,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更加敏感。
须加强全口径资本流动监测
因此,《报告》建议,在新形势下,应该高度重视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动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政策调整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本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应对国际资本冲击的充分准备以后才可放开汇率和资本账户,同时必须加强全口径资本流动监测。央行应被赋予更多的保障金融稳定和加强金融监管的职能。
此外,《报告》认为,在构建人民币“国际大循环”机制时,目前应以香港为中心,通过沪港通培育人民币国际资本市场,建立资本项下的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
欢迎朋友们推荐并转载,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聚鑫策略(微信号:juxincl168),大国前行,从来不易!股市涨跌,预测很难!传播正能量,从您我开始!
有资金合作需求的朋友们,可以与客服---随缘妹子联系,QQ号:2123538073
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新朋友长按下面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聚鑫股票策略】、阅读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