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舰队为何加入北极争夺战?
(2015-09-10 12:23:27)分类: 军事动态 |
近日,美国在阿拉斯加主办了北极问题国际会议,有包括中美俄等超过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成为第一个到访北极的美国总统。同时,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这次会议期间,中国海军的5艘军舰也首次出现在了白令海峡,也就是北极圈内。据说,这次会议之所以引起美国总统的重视,以及中国海军舰队的光临,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新的北极航道不断打通,这使很多国家看到了开发北极的机会。而随着有关国家开始对北极大陆架提出主权要求,使得这一地区正在酿成一个新的争端。
提到北极,浮现在我们脑海的就是白茫茫一望无际的大片雪原,那里人迹罕至,仿佛只有白极熊形单影只在那里出没。不过,这一形象似乎要改变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的海冰大量融化,导致一些岛屿面积增大,其潜藏的巨大战略价值迅速凸显出来。但随之而来也产生许多争议问题:北极近海大陆架的主权归属、航道管理权、军事制高点争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话语权等,从而引发各种国际力量的关注和激烈争夺。
不过,对于北极的开发,很多国家或国际组织持十分审慎的态度,因为北极对于地球的前途具有决定性意义。总起来讲,北极对地球整体的气候环境起到一个调节作用,若人类开发北极必将加速全球气候升温。而全球气候升温将导致南北极的大量冰雪加速融化,还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对全球气候形成致命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那就是各种灾害将加大发生概率。尽管各国均明白这些危害对人类的生存影响很大,但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和战略利益争夺,还是促使更多国家不遗余力的加入进来。
在这场事关北极权益的争夺中,逐步形成“北极五国”(俄、美、加、丹、挪)和“北极八国”(前述五国加芬兰、瑞典和冰岛)以及“近北极国家”(中、韩、日、英、德、荷兰和爱尔兰)三个层次。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如欧盟和北约也参与其中。当然,作为北极地区最大国家的俄罗斯,近来可谓是捷足先登了:总统普京在7月批准新版海洋学说,把海军发展重点放在大西洋和北极方向,并专门成立了北极战略司令部;在8月,俄再次向联合国提出申请,要求扩大在北极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提出对120万平方公里北冰洋大陆架拥有开发权。
目前,北极争端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争夺和北极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争夺的焦点是海上划界、北冰洋大陆架的划分以及北极航道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北极国家正试图通过双边协议的方式解决彼此争端,有将非北极国家排斥在外的倾向,企图独享北极经济和战略资源。之所以如此多的国家开始对北极馋涎欲滴,盖因为北极是人类尚未开发的最后两块处女地之一。据估计,在这一带,储藏着全球尚未探明的30%的天然气,13%的原油,25%的煤炭,还包括铜、锌、铀、镍等,更有丰富的渔产和淡水资源。但这都是推测,对具体的数量无法具体肯定。这些,无一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对于北极海域的的划分,如果按联合国海洋法划界,但美国却至今没有批准这个条约;如果按各国的要求划分,则像俄罗斯和加拿大这样国土面积大的国家就会占据大部分。所以,对于北极的划分,当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更重要的是,北极航道将来若能开通,将使太平洋沿岸国家到欧洲的距离大幅缩小,这不但具有极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战略意义。开通被航海界誉为“黄金水道”的北极航道,不仅能够大大拉近北太平洋沿岸与欧洲、北美大西洋沿岸等口岸的距离,而且作为连接东亚与俄罗斯、北欧及其他近北极地区的海上运输通道的价值和潜力也十分明显。所以,不仅是北极周边国家十分感兴趣,就是东北亚国家也跃跃欲试,中、韩、日三国先后成为“近北极国家”就与此息息相关。
因此,北极地区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重要的军事地位、对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大影响以及巨大的科研价值,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但与各国签署了《南极条约》不同,如今对于北极,没有任何国家条约进行限制,这就导致了各国纷纷抢夺的局面。但既然北极属于全人类,那就不会只是其周边国家的事,所以,这次北极会议就成为近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的大事。
虽然开通北极航道还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目前大规模开发北极也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但考虑到北极丰富的资源和北极航道潜在的巨大战略价值,有关国家实际上都在未雨绸缪。由此来看,有关国家对北极的争夺不会停息,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块北半球仅存的干净之地,其前景也面临着极大的变数,很有可能下一场较大规模的争端,就是因各国抢夺北极资源而引发的。
后一篇:晨枫:缺口已开 会决堤吗(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