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品味观天下
品味观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1,732
  • 关注人气:4,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海水下暗流涌动,中国海军需三战略应对

(2015-03-24 11:42:06)
标签:

军事

分类: 军事动态
据菲律宾“每日闻讯者”网站3月20日报道,多个亚洲国家开始加强军备,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军备竞赛,各国的国防支出不断攀升,目前,亚洲国家军备进口额占据世界总量的一半。文章援引《简氏防务周刊》数据称,亚太地区是自2008年以来世界上唯一的军费稳定增长的地区。中国是亚洲地区军费支出最多的国家,比2000年时增长了4倍多。
 
美联社援引美国史特拉福(Stratfor)情报研究公司首席地缘政治分析家罗伯特·D·卡普兰的话称,“如果中国有能力在毗邻海域自由行动并争取到更大的控制权,那它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卡普兰指出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潜艇编队,这支部队将在2020年凭借78艘潜艇的数量而赶上美国。届时,将有许多中国潜艇驻扎在海南岛巨大的水下基地。
 
纵观每年一期的中国军费炒作高潮和中国海军威胁论,美国媒体和智库的分析无不是在围绕中国军事威胁和军事扩张论在做文章。其目的首先是为美军获得相应的预算提高背书,其二是打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信任度,挑唆和恐吓他们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以图达到遏制和围堵中国的目的。三是深化区域矛盾促发军备竞赛,为美国和其盟友的军工企业扩大市场和利润。
 

 
目前南海地区在美国的挑唆下已经进入了超常的军备竞赛圈套。由于中国海军拥有在南海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无论是美欧还是俄罗斯都把武器出口的着眼点放在潜艇装备上。菲越都周边国际也都试图通过潜艇力量的建设,来拥有对中国海军的非对称式优势。期望在冲突前期影响中国的决心,在冲突中限制中国海军力量的战场发挥,或者寻找有利时机予以重创博得局部胜利的可能。
 
不管中国的决心和信心多坚定,美国介入下的南海地区总体恶化的军事安全环境,都需要中国海军适时调整战略加以应对。笔者认为中国海军是中国南海维权战略的基石,应该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做出加强,应对周边威胁力量的提升。保障自身威慑力的稳定并有效震慑地区某些国家及外部干涉实力的军事冒险
 
一是针对性的加强中国水下潜艇力量的加强,确保中国常规潜艇字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其重要性在于除了隐蔽打击的需求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实施水下反潜遏制美国和区域内国家的潜艇活动。现在中国已经在数量和实战能力上遥遥领先,但是质量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美国及其区域盟友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其威胁性远超现有的南海周边国家的总和。中国仅凭数量上的狼群优势并非完全之策。
 

 
二是加强海空潜三位一体的立体反潜能力建设。随着中国高新反潜机的问世、反潜战能力的演练提升,以及南海岛礁基地的建设步伐加快。中国海军在南海海域构建强大的立体反潜战框架即将成为现实。而南海岛礁空军基地的建成,将有利于中国海航战斗机在南海上空驱逐美军扬言广泛部署的P8反潜机,保障中国海军常规潜艇和战略核潜艇的遂行任务安全需要。并有效限制越南等国的潜艇活动范围。
 
三是加强水雷战力量的建设和战术规划使用。中国是水雷战大国,无论在布雷能力,经验还是水雷技术上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在南海水下暗流涌动的大环境下,中国必须考虑先发制人的水雷战封锁战略,遏制敌方包括潜艇在内的所有海军力量的使用。这是战时减小威胁和自身海军舰艇战损的最有效措施。不过同时中国必须加强的则是反水雷战和扫雷能力,以防敌方潜艇对中国海南岛军港和南海腹地的岛礁基地开展反封锁水雷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