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悲催亚军的香蕉球
(2015-02-19 12:47:12)
标签:
军事 |
分类: 军事动态 |
如果战斗机世界里有世界悲催杯锦标赛的话,冠军大概非美国F-35莫属,亚军就要数法国“阵风”了。“阵风”是“欧洲鸭式三剑客”中的一员,另外两个是欧洲“台风”和瑞典“鹰狮”。在美国已经从多面体设计转向更加先进的隐身设计方法、紧锣密鼓研制F-22的时候,法国由于国力所限,只有推出3.5代战斗机的能力,这就是“阵风”。“阵风”不仅从幻影2000的纯三角翼发展到鸭式三角翼,还结合了翼身融合体,采用局部隐身修形,并用主动电子对消提高实际隐身能力,具有很强的实战能力。在美国举办的盟国战斗机联训中,老旧的幻影2000都经常开动别具一格的电子战系统,弄得理论上更加先进的美国战斗机一筹莫展,“阵风”只可能具有更强的能力。
但“阵风”生不逢时。“阵风”研发的时候,正好碰上冷战结束,欧洲安全态势发生根本转折。甚至可以说,法国的空中威胁消失了。和平红利对军工是致命的。为了维持法国的战斗机工业,“阵风”作为战略项目硬保下来,但所有时间点一推再推,产量一减再减,而所有预想的出口前景统统没有实现。即使常年低速生产,法国也已经到了“阵风”采购计划的尾声了。法国无力再订购更多的“阵风”,如果没有出口订单,2020年后可能必须停产。考虑到法国没有(实际上是无力)启动下一代有人战斗机的研发,这意味着从此不再有法国有人战斗机的生产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4月达索赢得印度“中型多用途战斗机”(简称MRCA)竞标就特别重要。MRCA耗资120亿美元,要求印度引进生产126架战斗机,还可能追加63架,补充已经按许可生产的苏-30MKI重型战斗机。MRCA竞争者包括美国F-16、F-18E、欧洲“台风”、瑞典“鹰狮”、俄罗斯米格-35,当然还有法国“阵风”。米格-35和“鹰狮”早早出局,在印度出人意外地排除了F-16和F-18E之后,只有欧洲“两风”最后冲刺,法国“阵风”最后赢得竞标。
在“阵风”赢得竞标后,英国人曾酸溜溜地说道:“比输掉MRCA竞标更糟糕的事就是赢得MRCA竞标”。吃不到的葡萄当然是酸的,但英国人或许比谁都更了解印度人。果然,印度在2012年1月31日最后宣布“阵风”赢得竞标后,提出达索组装最初18架“阵风”,其余108架由印度斯坦航空工业公司(简称
HAL)组装。这本来就是竞标的基线,达索没有异议,技术转移也不是问题。但印度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想法,要求达索对HAL组装的“阵风”也提供质量保证,这成为最终协议的跨不过去的难关,达索坚决拒绝承担这样的责任,而印度也坚决不让步。最终协议一拖就是4年,到现在也签不下来。
都说印度人是世界上耐性最好的民族,法国人也领教了,称印度人办事“按照自己的节奏”。不过印度人的节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中国歼-20
和其他新型战斗机研发的刺激,印度突然对“阵风”着急起来了,最近半年朝野媒体对法国口诛笔伐,指责法国不肯态度僵硬,承担责任,弄得法国当局被迫为自己辩护。法国不是没有与印度航空工业合作过,印度的幻影2000购自法国,也是由法国帮助升级,印度自研的“光辉”战斗机也有很大的达索技术基因成分,所以法国对印度是有所认识的,对承担HAL质量保证有自己的想法。另外,印度引进生产的“美洲豹”、米格-29、苏-30MKI等也没有外方承担质量保证的条款,“阵风”是第一家,法国决定不当这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