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昊天经纬:国际局势将在3月份之后发生再次质变

(2015-02-06 10:31:21)
分类: 品味时事解读
    重点新闻关注/解析(2015年2月5日星期四)

新闻1:2015年2月4日,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点评:原理详见《时事分析14》,这次中国释放了近6000亿的人民币。
楼主说过:只要中国不出现内乱,“半路截杀”成功的概率是100%。换句话说:中国现在在战略层面已经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在西方的清算、支付通道内)”必将成功——西方一定会放手“人民币国际化(在西方的清算、支付通道内)”。所以在持续不断“非正式量化宽松”,从而为将来的“4+1大央行联手、同步大规模放水洗劫南方”做准备。
中国最高决策层通过“反腐”、“整理网络空间——出台相关法律、约谈网易等”等在极力避免出现“内乱”。
注释1:中国当前国际博弈核心目标是:完成“中国主导的人民币国际化(金砖国家清算、支付通道)”——建立有别于西方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完全由中国主导的‘另一套体系’”。

新闻2:2015-02-05 传人民币波动区间将扩大至3%
点评:网传人民币波动区间将扩大至3%。目的当然是便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差动”。一天跌2%和一天跌3%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新闻3:2015年02月05日外媒:TPP谈判近7年后接近达成 将削弱中国贸易地位
点评:这条新闻最大的看点不是“TPP接近达成”——因为只要西方的计划还在持续推进,TPP达成是迟早的事情。
这句话背后的看点是:“TPP接近达成”意味着“制裁机制”也“接近达成”。因为如果没有“制裁机制”这把利刃,完成“TPP和TTIP”的建设就是在做梦。

新闻4:2015-02-05,【环球网报道 记者 程君秋】据法新社2月5日报道,哈马斯高级领导人马哈茂德•扎哈尔4日呼吁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分支忠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简称哈马斯),袭击以色列。
  马哈茂德•扎哈尔在加沙地带告诉记者,哈马斯黎巴嫩和叙利亚分支“艾兹丁•卡萨姆旅” (Ezzedine al-Qassam Brigades)应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帮助他们解放巴勒斯坦。
马哈茂德•扎哈尔同时否认受到埃及哈马斯的任何影响。上月,埃及宣布“艾兹丁•卡萨姆旅”为恐怖组织,而且指责该组织资助武装分子袭击西奈半岛的安全人员。马哈茂德•扎哈尔称,他们的枪一贯只用于敌人。
 哈马斯与以色列在2014年曾发生战争,造成22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多数为平民,以色列方面73人死亡,多数为士兵。  
       点评:1、自从埃及军政府上台后,埃及已经加入“制裁机制”,只是现在还没有“公开”而已。
      2、“巴以和谈的主导权(中东安全框架的主导权)”从来不会因哈马斯(境内和境外)的攻击而“转移”或“坍塌”——即需要更大的域外势力。
 
 
 
     另:1:关于昨天很多读者说“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在持续犯错。作者提醒各位读者:如果你详细阅读了《时事分析13》、《微分析008》、作者在《时事分析》通篇都在阐述一个概念——俄罗斯全球战略的核心是:将国际局势导向“中国解决日本”这种对俄罗斯全球战略最有利的“多极化”。
     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成功的保住了巴沙尔政权的同时,没有让“叙利亚战火外溢”来打破“俄罗斯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
     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成功的利用“伊核问题”来吞并了对俄罗斯地缘政治至关重要的克里米亚。用“伊核问题”成功切割乌克兰东部,从而将俄罗斯和西方博弈的战线从“乌俄边界”推移到“第聂伯河”一线。
     诚然,俄罗斯的综合实力使得其无法阻止西方引爆叙利亚和乌克兰危机。但俄罗斯应对的策略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犯下重大错误(作为傍观者,作者以为俄罗斯可以做的更好)——它一直在为其“核心战略目标服务”,当然这个核心战略目标是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的。
 
     另2:虽然国际局势已经进入“博弈的核心阶段”。但国际局势的发展远没有作者和各位读者想想的那么快——国际局势下一步将在3月份之后才会发生“再次质变”:
       1、如果“美国资本利益实质性让渡中东安全框架主导权”或者“美国资本利益实质性控制欧洲国家利益——利诱成功”,国际局势将向“自二战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方向发展,其影响将超过“苏东剧变”。
      2、如果“美国资本利益继续利诱导致欧洲国家利益‘断尾求生’”,这将是“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