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媚:从首富看发展
(2015-01-15 12:20:47)分类: 经济评论 |
钱到底是什么东西?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钱就是冰箱。这点,请参考我以前写的东西。钱对首富来说,又是什么概念呢?数字!央行把钱发到社会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怎么用钱?如果钱的指向集中一点,那个被最集中的点,就是首富。所以,形成首富的手段,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003年的中国首富是丁磊。这说明,2003年时,互联网在中国有地位了。仅仅是眼球经济就让丁磊变成了中国首富,可见,此时的社会的花钱集中度并不高。
2006年的中国首富是黄光裕。国美电器在全中国风起云涌,说明这时的中国的制造业的实力已强大到能让市场供大于求了。厂家要去库存,就要讨好渠道。渠道为王后又虐待厂家。厂家为了生存,割肉喂渠道。国美电器的黄光裕就是这么富起来的。
2010年的中国首富是宗庆后。生产饮料的都能变成首富,说明此时国内的舆论导向能左右消费习惯了。
2013年的中国首富是王建林。地产行业的波浪式前进到此终于整合出有垄断资质的霸王了。
2014年的中国首富是马云。隔了十年,互联网重新回到了主导社会潮流的地位,并且是超越了已经疯狂了的地产行业,说明这时的互联网经济不再是中看不中用的眼球经济了,而是有了超越现行实体经济,却又真实服务社会,被社会接受的能力了。
看这些中国首富榜上的过客所反应出来的社会大背景以及社会的发展取向是有意义的。这里有大工业逐渐退潮,服务业突飞猛进的取向。这里有互联网逐渐贴近生活的取向。这里有互联网经济必须经资本市场膨胀的组合。还有淡化政府,强化群众首创。更有社会消费的随意任性与很容量控制的特点。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必须让客户的利益最大化,如此绞尽脑汁的为人民服务又是更大的亮点。
再从我们国家的基本面上看,硬件盘面的机会是不会多的。相反,软件盘面是紧缺项目。因为中国的GDP盘面已很大了,还要保持长期的中高速增长。这就肯定导致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提高了,就业率就要降低。但是,中国的人口是不会突然降低的。而且国家还需要中国的人口稳定增长。这样的话,生产力提高与中国的人口基本面的矛盾很大。在就业率和GDP都不能低的前提下,中国基本面上的软件盘面就必然要大幅度扩张。中国的软件盘面就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能创造出许多就业岗位。因此,无论对谁来说,将来的商机一定在第三产业里。也就是开口闭口“亲”的行业。
淘宝把万达当敌人,因为淘宝能降低商业地产的价格。这实际上是假象。万达的敌人是国家对地产的政策,而淘宝的敌人则是大工业,大流通背景下的低CPI产生的人人没钱赚,人人又都被无利可图的惯性强迫着。
格力骂小米,曹操和刘备打,都是树敌而自强。因为是树敌而自强,所以一定要有敌人,敌人还要好好活着。于是高欢放走了宇文泰,李渊放走了李密,诸葛亮输给了司马懿。
淘宝,腾讯的升级欲望放在了民营银行,民营银行可以有,但民营银行与国有四大行什么关系?民营银行是为了满足民营资本的欲望还是给国有四大行树敌而让国有四大行自强?
前一篇:日本积极扩军备战想与中国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