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经纬:美国资本利益敢踩踏第一条红线中国就半路截杀
(2015-01-15 10:56:55)分类: 品味时事解读 |
新闻1:2015年01月09日,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王希 何宗渝)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长2%,涨幅较2013年回落0.6个百分点,不仅远远控制在年度3.5%的通胀上限以内,也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物价涨幅新低。
点评:新闻1的本质是:中国最高决策层向外界释放“中国可能会‘降息(或降准、或退出非正式量化宽松)’”的信号。请各位读者密切关注中国人民币银行的“货币政策”变动。同时,此举将极大的刺激股市。
新闻2:2015-01-12,李嘉诚重组长实和黄释放危险信号:人民币资产或暴跌。 大家会发现,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重组合并后组成的长和集团会将注册地转至开曼群岛。李嘉诚曾在2013年强调,长实及和黄不会变更注册地点,相信多年后仍在香港。对此,李今日解释,将公司注册地搬去开曼群岛并非对香港没有信心,主要是为了做生意方便。
从2000年起,布局“购买英国”已经或即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1/3的市场,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此外,港口、机场与金融市场业务也在李氏收购范围之内。
点评:各位读者如果看懂了“利用香港狂吸西方股市的资金,做出提前挤破欧美股市的态势,并预留‘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差动’这个后手来胁迫西方放手‘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则应该理解李嘉诚的动作了:人民币对“欧元、美元的金融攻击”可能会造成三种货币的急剧动荡。现在,只有英镑资产是“相对最安全”的(注释:‘中英货币直接兑换协议’已签署)。
将公司迁移到“开曼群岛”,如果“美国资本利益完成实质性转移欧洲”,其将顺势进入欧洲(不管是‘单极化’还是“两极化”,欧洲的势力无疑将是全球最强的)。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差动”,其将顺势转移成“美元资产,再视情况兑换成‘人民币资产’”,从而利用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大赚一笔。
注释1:日元有“中国解决日本”的“高风险”存在。
注释2:再啰嗦一句:大英帝国的“战略谋划”都是以百年为单位的,尽管国势日渐式微,但它的“战略眼光”在全球任然数一数二。
新闻3:2015-01-11,新华社开罗1月10日电,的黎波里消息:利比亚军方人士10日说,利比亚国民军当天在东部城市德尔纳附近与宗教极端武装激烈交火,造成13人死亡。
新闻4:2015-01-11,据新华社开罗1月10日电(记者陈向阳张远)的黎波里消息: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联利支助团)10日发表声明说,利比亚冲突各方同意下周在日内瓦举行新一轮政治对话。
新闻5:2015-01-10,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9日电,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北部城市拉瓦尔品第的一座什叶派穆斯林清真寺外9日晚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20人受伤。
===============================以上内容为 2014年1月12日发表
新闻1:据《每日邮报》11日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1月11日,法国巴黎,民众聚集准备参加当日举行的反恐大游行。法国将于11日15时(北京时间22时)在巴黎城区举行反恐大游行,法国总统奥朗德等来自约40个国家的政要将参加游行。预计游行人数将达100万,史上规模最大。
新闻2:中日军力在钓岛集结 3年来首恢复海上磋商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日两国政府12日在东京日本防卫研究所商讨建立“海上紧急联络机制”。尽管只是一次“课长级”磋商,却吸引了外界的强烈关注,因为这是自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两国在时隔3年后首次恢复这一磋商。
点评:“新闻1”法国的反恐大游行最大的看点是欧朗德和默克尔与其他国家的政要“挽手”同行,耐人寻味的是“‘巴以和谈’的双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出现在其中,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并没有出现。
“‘巴以和谈’的当事双方”对法德轴心控制下的欧洲大陆“极力巴结”,似乎没有奥巴马什么事(至少到目前,“礼节上”奥巴马还是美国国家的象征)。
“新闻2”要结合“新闻1”来看:美国资本利益敢“踩踏‘第一条红线’”,中国就“半路截杀”。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所谓“半路截杀”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解决日本来解决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目前“左右摇摆、举棋不定”的日本外交政策极有可能会被“击穿心理防线”。
注释:第一条红线:我觉得中国最高决策层应该划下红线——美欧在中东方向(巴以和谈)达成妥协,从而开启“美国资本利益实质性转移欧洲”的进程的前提是:欧洲国家利益必须签署“中欧货币直接兑换协议”,否则,必将触发中国“半路劫杀”。(具体内容详见“时事分析14”)
重点:中国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在西方的清算、支付通道内)”攻守(两手)策略:
第一、“利用香港狂吸西方股市的资金,做出提前挤破欧美股市的态势,并预留‘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差动’这个后手来胁迫西方放手‘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属于“主动进攻”。
第二、“第一条红线”属于“主动防御”;
新闻3:2015-01-13,新网1月12日电据法新社报道,巴基斯坦一名官员表示,当地时间12日,在该国西南部省份,有7名准军事部队的士兵在执勤时遭到武装分子袭击身亡。
新闻4:2015年01月13日,新疆6名暴徒袭警并欲引爆爆炸装置被击毙。
点评:新闻1和新闻2涉及“巴基斯坦通道和‘藏独、疆独安全框架’”的安全,楼主在以前多次提醒过。
===============================以上内容为 2014年1月13日发表
新闻1:2015-01-14,据新华社电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重申,美国参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旨在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点评:这个新闻要结合“微分析007”来看:以色列对“伊朗核爆”的恐惧那是“深入到骨髓里面的”。
新闻2:2015年01月13日,奥巴马:美国不承认巴勒斯坦是主权国家。美国白宫新闻局12日消息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电话会谈时重申美国立场,巴勒斯坦暂时不是主权国家,因此他不能成为国际刑事法庭的参加者。
点评:
第一、关于这条新闻的逻辑详见下面引述的内容:
=====================下面的内容引述自“时事分析10(2014年4月19日)”
四、欧洲国家利益和美国资本利益相互“诱捕”:
综上所述,“美国资本利益可能转移欧洲”概念本质是“欧洲国家利益和美国资本利益相互诱捕的过程”:
1、在美国资本利益“完全控制欧洲”之前,“美国资本利益”是不会将“资金、技术、人才、政治资源(西太平安全框架、中东安全框架的主导权)转移到欧洲”大规模“转移”到欧洲的。因为此举将毫无疑问会使得“美国资本利益完全被欧洲国家利益控制,从而被‘关进制度的笼子’”,美国资本利益的全球战略将随之泡汤——为欧洲做了嫁衣。
但这并不排除“美国资本利益”视国际局势发展的需要而发生“小规模的转移欧洲”的可能性,毕竟所谓的“利诱”还是需要“鱼饵”的,不然欧洲这条鱼怎么可能“咬钩”吗?
所以,我们不能排除近期“美国资本利益”向“欧洲国家利益”让渡“部分中东安全框架”的主导权的可能性。但是否让渡还要看到国际局势(乌克兰方向、东亚方向等)的发展情况
2、在没有看到美国资本利益实质性、不可逆的“转移欧洲”前,“欧洲国家利益”是不会交出“控制权”的。因为一旦交出控制权,欧洲的命运就掌握的美国资本利益的手里了。即存在“美国资本利益”视国际发展的需要从牺牲掉欧洲平台的可能性的。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是欧洲国家利益无法容忍的。
3、综上所述,“美国资本利益”和“欧洲国家利益”在“美国资本利益可能转移欧洲”过程中各怀鬼胎、相互“诱捕”,甚至相互“捕杀”。
同时,双方都清楚其中的危险性,但架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所以都在铤而走险。
=====================上面的内容引述自“时事分析10(2014年4月19日)”
第二、关于奥巴马说的“巴勒斯坦暂时不是主权国家”这句话当中的“暂时”的理解:美国资本利益向欧洲国家利益讨价还价:美国资本利益“让渡‘巴以和谈’的主导权”的前提是欧洲国家利益“放手欧洲央行‘推出欧元版QE’”,进而再次向欧洲央行让渡“欧元货币政策主导权”,从而让美国资本利益进一步控制“欧洲央行(就像美国资本利益控制‘美联储’一样)”。
第三、欧洲国家利益极有可能于近期(最早下周)推出“欧元版QE(规模应该小于美联储的QE2,原因如果‘西方计划顺利展开’则后面还需要推出更大的QE——即‘四大央行联手、同步大规模量化宽松’)”,以换取美国资本利益逐步让渡“‘巴以和谈’的主导权”。原因是截至目前我看不到欧洲“有效的反击手段”。
第四、如果美国资本利益利益“食言”——即在欧洲央行“推出欧元版QE”后美国资本利益任然拒绝“让渡
‘巴以和谈’的主导权”,则“法德轴心”还有一条“断尾求生”的办法:德国(或法国)率先宣布“退出/脱离‘欧元区’”并重新使用“马克(或法郎)”,从而拆散欧元区,让美国资本利益已经逐步取得“控制权”的欧洲央行成为“废品”。
这样,欧元区(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损失将是“空前的”,但总好过被美国资本利益“‘利诱成功’失去自主权的悲惨命运”。好歹德法轴心手中还掌握着一个“欧盟”。
第五、对于欧元区来说:“美国资本利益实质性转移欧洲的同时欧洲交出‘控制权’”是可以接受的。
新闻3:2015年01月13日,消息称央行今续作约2800亿元到期MLF
,2014年9月和10月,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
点评:“人民币版的‘非正式量化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