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为啥要为安倍拜鬼诡辩保驾?
(2015-01-12 12:38:52)分类: 军事动态 |
日本政府为啥要为安倍拜鬼诡辩保驾?
——是对中国的回应也是翻脸
媒体消息:
2015年1月9日,日本内阁敲定一份答辩书,称首相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如果不是出于宗教目的,就没有违背宪法,是合法的。
这份答辩书是对维新党众议院议员井坂信彦的书面质询所作出的答复。与2001年和2005年的内阁答辩书立场一致。
答辩书称,如果公开表示是为追悼战殁者而参拜,且从形式看也明显不是出于宗教目的,则不属于宪法第20条第3项所禁止的国家宗教活动,因此不违宪。
答辩书还称,2013年12月,安倍晋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以私人身份进行的”,对于安倍今后是否参拜表示,因私人性质不便回答。
另外,日本在教课书问题上再有新动作,删除了高中公民科历史历史教科书中从军慰安妇和强制征用的表述。
日本内阁的这份答辩书,设置一个前提,就是“如果公开表示是为追悼战殁者而参拜,且从形式看也明显不是出于宗教目的,则不属于宪法第20条第3项所禁止的国家宗教活动,因此不违宪”。在这个前提下,不管安倍是以首相身份还是私人身份,都可以参拜,且都合法。另外,答辩书将安倍2013年12月的参拜界定为以“私人身份”进行,这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对此“不便回答”,如果今后安倍仍是以私人身份参拜,内阁的态度还是如此。这个“不便回答”,说的更清楚一点,就是拒绝回答。
日本内阁这么做,是要为安倍拜鬼诡辩,是以政府的名义为安倍已经和可能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保驾护航,从而让作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适当的时机继续堂而皇之地参拜靖国神社。曾经给亚太以及日本自己造成极大创伤的战争罪犯就这样被当做英雄继续供奉,接受参拜。
结合日本政府“删除高中公民科历史历史教科书中从军慰安妇和强制征用的表述”的动作,安倍内阁淡化乃至于抹掉、从而否认侵略历史,将战犯当做英雄的用心再次明朗化。
日本内阁还声称,中日政治障碍并不包括参拜靖国神社。也就是说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与中日政治障碍无关,或者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情。
日本政府此举,可看做是对中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并在2014年12月13日举行第一次公祭的直接回应。
加上之前日本内阁在习安之后一再否认四点共识之钓鱼岛存在争议——日本甚至说这是中日语言表述的不同造成的误解,日本态度已经退回到“习安会”乃至于四点共识之前,甚至有过之。
日本政府已经与中国再次翻脸。
如果要问安倍政府这么做的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在为修宪做相关准备。
安倍晋三在2015年1月5日参拜完伊势神宫之后举行的记者发布会上表明,针对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春季后成立新的相关安保法案。也就是说,安倍修宪的目标不变。但同时,安倍在当天讲了这样的话:
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日正在临近,安倍内阁将发挥智慧,起草一份面向世界的声明,新声明的内容将包括日本对战争的悔意,日本作为一个亚太国家的战后道路,以及日本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可以尽些什么力。
安倍罕见地就日本侵略战争表达“悔意”,一方面是顺应明仁天皇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认真学习满洲事变(9·18事变)开始的这一场战争的历史,思考今后日本的发展之路”的呼吁。另一方面,安倍表达“悔意”还有在表面上顺应2015年世界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反对侵略战争的基调的用意,不要过于和主流基调唱反调,而对日本修宪形成招致过大阻力。
但从安倍内阁的答辩书来看,其要将参拜二战战犯从这一“悔意”中剥离出来,并认为这只是日本自己的事情,和中日政治冲突无关;不仅如此,其还在将本来已经经过剥离和淡化处理的历史教科书中慰安妇等成分继续剥离。这样的话,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安倍内阁包含“悔意”的声明,但已经能判断其将是一个很空泛的声明。
或许在安倍内阁看来,关于侵略战争表达笼统和空泛的悔意是可以的,但二战战犯是日本修宪的精神支柱,不能放弃供奉也不能放弃参拜。而日本内阁继续剥离和淡化历史教科书中日本军队曾经的罪恶,一方面也是为修宪开路,另一方面是要让后人淡忘罪恶,最终抹去······
后一篇:中国——美元垄断体系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