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战略体现围棋大师思维
(2014-12-25 10:42:18)
标签:
军事 |
分类: 百家争鸣 |
日本《外交学者》12月20日载文《东南亚海域:一盘围棋?》,文章说,对他来说,如果坚持认为北京在南中国海的举动是微不足道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错误的。这种思维方式受到国际象棋的影响,即兵卒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舍弃的,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线性特征。
然而通过部署“兵卒”,即海警船、渔船,以及岛礁,中国正在包围并影响—如果不是控制着—它所声称拥有合法主权的大片海域和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兵卒”在更强大的力量支持下会带来控制权。
在东南亚海域,中国可能正在展示围棋大师的地理空间思维。对用国际象棋思维思考的西方人来说显得次要的这些举动,却让北京正在稳步、逐渐地推进对它所宣称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领土的控制,这也体现为对在中国海域的航海自由的不断侵蚀—这一进程可能会损害全球范围的航行自由原则,从而带来不可知的、但肯定是有害的结果。
海军外交家不下国际象棋,在这方面毫无天赋—也许并非巧合,也对其不感兴趣,这将抵消亚历山大•武温的分析。此外,人们也怀疑,围棋在中国人中是否如此无孔不入,以至于压倒了普通的成本收益逻辑、儒家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等。总之,我们不要过分渲染战略的社会和文化层面。
把文明看成既具有显性特点,又具有隐性特点是有帮助的。决策者或战略家可能拥有某些战略偏好—亚洲人偏好地理空间方法和循序渐进,西方人偏好直接攻击对手的面部—但某些情况也可能唤起隐性特征。试图辨别什么样的行动会激起对手什么样的反应,这要比单纯从人们所玩的游戏来推测其行为更具启发性和知识性。
前一篇:相山览胜时事碎语12.24
后一篇:唐如松:索尼事件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