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谈兵:马伟明攻克万吨大驱动力问题令人振奋
(2014-10-04 14:03:02)
标签:
军事 |
分类: 军事动态 |
92军迷 发表于 2014-10-2 22:38
5.44万马力的QC-280IC 间冷循环燃气轮机已完成中试
QC-280
的功率是28.67MW,增加间冷循环之后,通常能提高功率40%,达到40MW(54400马力)。源自WR-21的TM-30的功率是48000马力。
2007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制(http://lt.cjdby.net/thread-1910674-1-1.html),之前有个
QC-400 编号的,可能是它。
-------------------------------------------------------
复杂循环舰船燃气轮机用间冷器 [成果编号:131000000822]
http://lt.cjdby.net/thread-1910674-1-1.html
公司名称:高邮市荣清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船舶]
成果类型: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所处阶段:中试阶段
技术成果来源:联合研发
关键词:燃气轮机用间冷器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总投资(万元):1500万元
设备投资(万元):1200万元
技术先进性说明: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填补国内空白,实现燃气轮机间冷回热复杂循环,大幅提高燃气轮机的总功率,打破新一代燃气轮机研发的重要瓶颈,从而有助于国内新一代舰用燃气轮机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主要技术参数:单台间冷器出气温度55°C,散热量≥880Kw;
在0.5MPa压力下,无渗漏点;整机无变形和渗漏;中性盐雾腐蚀后,腐蚀面积不超过表面积的2.5%。
附件
一、新产品研制的国内外行业背景 (节选)
本项目产品间冷器由换热芯体等关键部件组成,主要材料为有色金属材料铜镍合金等,其应用于新一代燃气轮机,是采用先进间冷回热循环方式燃气轮机的重要部件,间冷回热循环(ICR-Intercooling
Recuperated)是在简单循环的基础上,增加压缩空气中间冷却器(简称间冷器)和排气回热器组成的燃气轮机复杂循环方式。间冷器的应用可以增加燃气轮机进气压力,通过加大单循环空气进气量,在不改变原有燃气轮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燃气轮机的总功率,在军用、民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5.44万马力的QC-280IC 间冷循环燃气轮机已完成中试
QC-280
的功率是28.67MW,增加间冷循环之后,通常能提高功率40%,达到40MW(54400马力)。源自WR-21的TM-30的功率是48000马力。
2007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制(http://lt.cjdby.net/thread-1910674-1-1.html),之前有个
QC-400 编号的,可能是它。
-------------------------------------------------------
复杂循环舰船燃气轮机用间冷器 [成果编号:131000000822]
http://lt.cjdby.net/thread-1910674-1-1.html
公司名称:高邮市荣清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船舶]
成果类型: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所处阶段:中试阶段
技术成果来源:联合研发
关键词:燃气轮机用间冷器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总投资(万元):1500万元
设备投资(万元):1200万元
技术先进性说明: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填补国内空白,实现燃气轮机间冷回热复杂循环,大幅提高燃气轮机的总功率,打破新一代燃气轮机研发的重要瓶颈,从而有助于国内新一代舰用燃气轮机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主要技术参数:单台间冷器出气温度55°C,散热量≥880Kw;
在0.5MPa压力下,无渗漏点;整机无变形和渗漏;中性盐雾腐蚀后,腐蚀面积不超过表面积的2.5%。
附件
一、新产品研制的国内外行业背景 (节选)
本项目产品间冷器由换热芯体等关键部件组成,主要材料为有色金属材料铜镍合金等,其应用于新一代燃气轮机,是采用先进间冷回热循环方式燃气轮机的重要部件,间冷回热循环(ICR-Intercooling
Recuperated)是在简单循环的基础上,增加压缩空气中间冷却器(简称间冷器)和排气回热器组成的燃气轮机复杂循环方式。间冷器的应用可以增加燃气轮机进气压力,通过加大单循环空气进气量,在不改变原有燃气轮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燃气轮机的总功率,在军用、民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产品研制的意义
燃气轮机是一个涉及国家能源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最高端产品,代表了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技术水平,被誉为动力机械装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是否掌握制造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各国的国际地位。发达国家都把燃气轮机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产业长期支持。燃气轮机相关技术是关系国家能源及国防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采用先进复杂循环是提高燃气轮机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间冷回热(ICR)循环和间冷(IC)循环中,间冷器是对燃气轮机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部件。空气经低压压气机压缩后,通过间冷器进入高压压气机,从而降低了进入高压压气机的空气温度,高压压气机的压缩耗功显著减少,整个机组功率得到明显提高。我国燃气轮机间冷器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对舰船用燃气轮机间冷器的设计和优化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填补国内燃气轮机间冷器产品的空白,实现燃气轮机间冷回热复杂循环,大幅提高燃气轮机的总功率,打破新一代燃气轮机研发的重要瓶颈,从而有助于国内新一代舰用燃气轮机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解决国内困扰海军装备、大型商用轮船多年的“心脏病”问题,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发展,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做出贡献。
刀口:这个消息我记得前几天刚刚说过,再次证实令人再次振奋!
2台5.44万马力的QC280IC主机加辅机总功率14万马力推动055舰已经没有问题,要知道伯克级也不过将将10万马力。加上055优秀的线性,航速肯定高于32海里\每小时。
要知道英国的伊丽莎白航母,两台主机也不过单台4万8千马力。
动力方面,伊丽莎白女王级采用IFEP整合式
电力推进系统以两具单机功率36MW级(48000马力)的罗尔斯·罗伊斯MT-30燃气涡轮、两具单机功率11MW级(15000马力)的Wartsila
16V38B柴油机以及两具单机功率9MW级(12000马力)的Wartsila
12V38B柴油机作为发电机动力来源,总输出功率在108MW(约145000马力)以上,其中80MW用于驱动四具法国Converteam生产的先进感应电动机(单机功率20MW),带动双轴螺旋桨(桨叶直径6.7m);每轴由两个电动机驱动,两机可单独分割操作,需要高功率输出时则串联使用。先前皇家海军45型驱逐舰与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电力推进系统,也都采用Converteam的先进感应电动机。
另外,055舰也是采用电力推进系统,主机与辅机加柴油机总输出功率不会小于14万马力,比俄罗斯的光荣级巡洋舰还大2万马力!
055舰如此大的马力燃气轮机,堪比伊丽莎白航母。为什么会如此接近英国航母的功率?主要是伊丽莎白不追求高航速,伊丽莎白航母最高航速是27海里。而055至少应该达到32海里,考虑到将来要跟上中国的核动力航母的35海里,055最高航速应该是35海里\每小时。太厉害了。
也愿不得701所急而把火的把055一比一的模型推出来,可见对马伟明的信心有多大?!
马伟明太牛了,牛人牛脾气,也愿不得国防部长来了都懒得见。
简单推一下这里面的逻辑关系,信息量很足哦!
这个太厉害了,这可是国庆听到的最好的军事新闻!
俄媒:中国大批装备反隐身雷达 大大削弱西方威胁
2014年10月02日 10:27
来源:环球网
http://news.ifeng.com/a/20141002/42133451_0.shtml
被动雷达DWL-002(资料图)
据俄罗斯之声网站9月30日报道中国《环球时报》在一篇有关中国无线电电子工业成就的文章中谈到了被动雷达DWL-002。可见,专家们早已知道存在的雷达如今被官方媒体“证实”。根据中国以往经验的判断,这或许意味着,此种雷达已在军队大范围部署,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指出。
中国与俄罗斯在两个主要方向应对来自隐身目标的威胁。首先,隐身技术易被普通的主动米波雷达发现。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几乎是在二战时期制造出的米波低频雷达能够发现隐身飞行器。不过,由于其体积庞大和准确性低,西方国家基本停止了对此种雷达的升级改造。
但是,俄罗斯与中国却从未停止过此类工作。隐身飞机的威胁为研发低频雷达提供了新的动力。近20年来出现了新的样品。同时由于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克服了这种雷达许多先前被认为是难以克服的缺点。现代米波雷达在处理信号时使用的是现代算法。它们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虽然它们依然属于非常昂贵和复杂的系统。米波雷达JY-27A以及《环球时报》文章中提到的DWL-002都属于这种雷达。至少几个月前就已知道这种雷达的存在。
第二个应对隐身飞行器的方向是被动雷达站。它自身不辐射电磁信号,而是借住外部的辐射源(即目标本身的辐射源)来进行探测和定位。现代战机具有复杂的操作和信息交流系统,拥有自己的雷达站,因为通常本身就是一个辐射源。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的一些国家,尤其是民主德国和捷克曾在80年代大力研发此种雷达。当时以为,一旦欧洲爆发战争,美国就会千方百计干扰雷达站的工作并用反雷达导弹对其实施打击。而被动雷达就能防止这种威胁。
本世纪初中国曾希望购买一批捷克产被动雷达“维拉”,,但在2004年交易因美国的干预而流产。不过中国也许在谈判中获得了一些有关这种雷达的技术材料。最终,中国人在乌克兰那里购买到了被动雷达“铠甲”的样品,也有可能还获得了一些设计资料。中国人由此获得了进一步开发此种雷达的新的可能,结果研制出了被动雷达YLC-20以及后来的改版DWL-002。
能说被动雷达以及米波雷达就能消除隐形飞机的威胁吗?未必能彻底消除。说它能够应对隐身战机,是因为它能把“神奇的武器”变成普通的威胁。它们的广泛利用可以大大削弱西方国家的进攻潜力。但是只要经过周密计划和操作,隐身攻击机和无人机仍然非常有效。
时事碎语:
这是一篇俄媒援引《环球时报》爆料写出的对中国“被动雷达DWL-002”分析文章。当然酸味少不了的。
7477664866463592436.jpg (59.58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 17:34 上传
2014年10月02日 10:18
来源:环球网
http://news.ifeng.com/a/20141002/42133435_0.shtml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近日发表题为《南中国海危机:不可能解决吗?》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海军预备队地面战军官、国际海事安全研究中心创始人斯科特·切尼-彼得斯。文章说,在谈判桌上,中国代表严厉斥责美国人的冒犯之举。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代表则袖手旁观,用假笑来掩盖他们的想法。但这并不是8月在缅甸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论坛上的一次会议。而是华盛顿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一个南中国海问题模拟会议。
文章说,与会者——亚洲问题老手和新手——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代表南中国海声索国、美国和相对温和的声索国印度尼西亚。与会者力求达成一项包含各方不同利益的联合声明,同时提供冲突解决方案和谈判技巧。令问题复杂化的是,谈判还加入了中国在越南专属经济区内建造人工岛的背景环节。作者认为,读者可能会对五项提炼出的规则感兴趣:
1,中国对亚洲稳定的影响听起来不靠谱
作者扮演越南代表寻求制止中国人工岛的建设,并获得未来在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下不侵犯越南国家主权的保证。对中国谈判小组来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在斥责美国前,中方的确试图通过含糊的基础设施投资承诺来收买越南代表。在他们看来,美国人搅乱了该地区并且无法从地球的另一端提供稳定,美国人不相信国际法,只对新的殖民主义感兴趣,他们应该会勉强同意类似于在加勒比海主导权的势力范围。
作者称,曾在其他论坛上看到过这种建立专属的亚洲和谐的意图。然而跟这个例子中一样,由于伴随而来的隐蔽威胁和邻国对此似乎漠不关心态度,这个意图基本被暗中瓦解了。作者对中国观点的反驳——它的投资通常都不会怎么雇用当地人并导致大量怨恨情绪,相比一个国家是否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越南更关注这个国家都否遵守其中的原则——得到了其他声索国的同情支持。
2,百搭牌不可能改变局势
在这次模拟会议的准备阶段,作者让同事们提出可以震惊谈判的“百搭牌”。结果,据说印度尼西亚仲裁人在会谈的间隙与中方会晤并可能达成协议。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谈判。
同样的,作者提出了“双赢”建议,在冻结新的建设、主张和资源开发后,试图签署经济共同发展协议,就像在北部湾所做的那样——从本质上来说,这是难以表述的东盟行为准则,反映了越南的真实立场。与此同时,作者强调,如果美国难以维持在该地区的舰艇,金兰湾的深水港就只能等美国重返时再修整一新了。不幸的是,联合发展提议遭到了中国的粗暴拒绝,就像谈判过程中的大多数提议一样。规则4解释了为何这些百搭牌和提议不能改变中国的考量。
3,冲突转变并不总是有效
印度尼西亚试图利用“冲突转变”提出将部分争议水域变成生态或休闲保护区。作者提议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来监督为保护物种制定的渔业资源管理计划,直到最终解决争端。这些想法,以及想让越南公报包含地区有责任根据国际法原则和平解决争端表述的愿望都依次失败了。
4,破坏谈判对中国没有什么损失
这些失败的原因主要源自一种评估。由于中国继续推行其胁迫政策和渐进战术似乎不会面临任何负面后果,因此它没有兴趣改变现状。如果中国坚持强硬立场,或者有比谈判协议更好的选择,谈判就会失败。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有效地使用否决权,因为它能够退出谈判而不用担心多少损失。这样一来,6个谈判小组中,5个都没有提出实质性的公报就不足为奇了。
5,“如果一开始没有成功……”
……改变成功的定义。在试图找到“小成功”后,印度尼西亚仲裁人对于中国否决议程的其他内容越发感到沮丧,于是决定列出其他所有谈判者同意的“全体缺一”事项清单。
……同意继续举行会议。得知我们不仅同意再次会晤,而且还要召开新的地区论坛并重点讨论争端决议后,国际关系学的学生们将会深受鼓舞。毕竟谈判者需要确保自己保住饭碗。
这种模拟本身不会解决棘手的问题,但却可以有效地为解决旷日持久的争吵提供新的方法。 时事碎语:
美国为对付中国,是无所不用其极,但都是无用功,任它如何盘算模拟,中国的算盘岂是他们能打的。
后一篇:花千芳:香港占中背后的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