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人民币计价黄金期货交易 将争夺国际黄金定价权
(2014-09-20 09:52:39)
标签:
财经 |
分类: 经济评论 |
备受瞩目的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业务板块于昨晚(18日)上线运行,标志着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期货交易正式向世界开放。一百年来,国际黄金价格一直是由伦敦、纽约市场主导,但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和消费国,黄金定价权向东方转移已经不可避免。不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第一天的交易极为冷清,总共只成交100余手,显示“上海金”目前仍然缺乏竞争力。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许罗德出席昨日的启动会
“上海金”首日交易冷清
9月18日晚,筹备近一年的上海黄金交易所(SGE)国际板宣告启动。昨日20时01分,SGE国际会员首笔交易撮合竞价成功,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与目前伦敦黄金和纽约黄金以美元进行交易和结算不同,上金所国际板黄金合约将以人民币计价进行交易。
记者昨日从金交所获悉,目前已有8家银行完成了相关技术系统开发,具备上线条件,成为国际中心的首批结算银行。这8家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浦发、兴业、民生银行。
另外,汇丰、渣打、高盛、德意志等全球黄金精炼企业及其他贵金属投资机构,成为首批40家国际会员。国际客户在交易所可进行黄金实物存管、买卖、租借和投资交易等业务。此举将令其与中国现货黄金市场连接起来,且允许海外投资者和大陆投资者在交易价格和时间方面保持一致。
不过今日凌晨2:30收盘的“上海金”首个夜盘参与者寥寥无几。交易所推出的iAu99.99、iAu99.5、iAu100g三种合约分别只成交了30手、75手、2手,总体来看市场可用“极为清淡”来形容。从价格来看,三种合约也均以收跌告终。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许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还未入场,之后的成交量或许会逐渐放大,交易所可能也会根据市场情况作出调整,但要想成为国内黄金甚至国际黄金的最大交易品种,可能还需要市场给予一定的时间。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还是分割的,离岸市场现在是要跟成熟市场来进行竞争,而且用人民币计价,是打破了传统用美元计价和结算,从宏观上说,短期还不清楚海外投资者为何要跑到这个市场来交易。
上海已成全球最大实物黄金交易中心
从长远来看,外媒对于上海黄金市场仍然充满兴趣。
自从1919年以来,国际国金价格一直由“伦敦定价”决定。伦敦黄金定盘价由一个五家银行构成的小组设定,他们根据前一天伦敦市场收盘后的纽约黄金市场价格,以及当天早上的香港黄金市场价格定出一个适当的开盘价。
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和生产国。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黄金需求触及纪录高位1065.8吨,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市场。与此同时,中国黄金产量也创下历史新高。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同比增长6.23%至428.16吨,连续第七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上海黄金交易所2013年黄金出库量已占全球黄金产量60%,占全球消费量近一半,是全球最大的实物黄金交易中心。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因为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可能将让黄金在更大范围内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进行定价和交易,挑战伦敦和纽约在黄金交易中的传统主导地位。
周小川:提高中国金市集聚性
央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了昨天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启动仪式。他在仪式上表示,黄金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交所国际板启动,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周小川指出,启动黄金交易国际板,打造“上海金”品牌,构建亚洲黄金转口中心,是金交所勇抓机遇、主动创新、推动黄金市场稳步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的具体行动,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黄金市场的容量和集聚性、更好地实现黄金市场人民币价格发现功能、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金融市场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和辐射力,促进上海自贸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许罗德在昨日启动会上表示,目前全球黄金进口多数不在生产地交易交割,而是通过黄金转口进行,上海有必要成为转口中心。他介绍,为了打造亚太转口中心,SGE在自贸区单独设立了一个千吨级的黄金库,提供了一系列的交割、仓储保管、清算和黄金物流等配套服务。
---------------------------------------------------------------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宁 见习记者
吴悦萌)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杨迈军今日在“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面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各类市场参与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依靠创新产品和深化服务,向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由境内市场向全球市场转型,争取年内推出原油期货,从而为行业,为实体经济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更加全面深层次的服务:
一是加快创新步伐、完善交易机制、丰富基础衍生品工具,为各类投资者提供符合其风险管理、财富管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扩展基础产品方面,大力推进锡、镍等有色金属和重金属、纸浆等重要品种的上市准备工作;继续开展不锈钢、氧化铝、水泥、电力、稀土、航运指数等10余个储备品种的研发工作;在2013年成功推出贵金属、有色金属期货连续交易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延长连续交易时间及扩充连续交易上线品种,来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方面。我们还要科学评估现有品种合约、规则、交割实际效益,研究落实相关改进完善措施,跟踪实施效果;我们还要适时推出市价指令等新型交易指令,强化市场信息反馈机制;推进风控机制创新发展,完善限仓、强平等制度;完善套保制度,放宽套保头寸的使用规定,构建套保审批风险预警体系;借鉴和推进国际上比较成熟的SPAN风险管理评价机制,使它更加和我们实际结合,进行本土化改造,我们也希望能够在近期有所成果,能够可操作,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挖掘单向大边保证金制度潜力;扩展作为保证金资产的使用,对现有仓单在冲抵折扣率、货币资金配比乘数方面进行动态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推动国债作为保证金资产的实施;推进平今仓免手续费制度在相关品种上的应用,研究手续费分类管理制度。
二是积极拓展场内衍生品业务,同时探索并支持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构建多中心、多层次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在拓展衍生品业务方面,积极加快推动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期货上市交易,积极、稳妥做好开展期权业务各项准备工作,要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开发有色金属指数ETF、白银期货ETF等指数相关投资产品与风险管理工具,吸引不同类型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完成仓单合约和价差合约交易方案的设计,建立新一代仓单串换系统,引入非标仓单使交割品牌和地点多样化,为期转现交易提供撮合服务,引入现货市场企业客户和做市商制度来活跃仓单串换市场、借鉴现货市场经验为交易商提供质押融资服务,通过仓单平台连通场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相关模式与规则设计,增强交易所在现货市场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同时,全力以赴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以推出原油期货,通过在自贸区设立的上海能源交易中心,推出原油期货为抓手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在其他成熟品种上引入境外投资者,争取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在年内能够把原油期货推出来。同时,还要深化沪港交易所合作研究和相关准备工作,大力推进深化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推动境外品牌注册,全面深化全球市场推广。
三是以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期货市场价格在实体企业经营运作和现货贸易中的影响力,不断拓展市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期货服务业竞争力。在提升市场服务能力方面,通过构筑完善的市场沟通渠道,建立市场服务中心和投资者教育平台,树立全心全意为市场服务的理念,优化现有制度、构建流程体系并固化服务机制;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及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持续深化与各类产业客户和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的合作,做好配套服务,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为市场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推动行业创新方面,支持期货公司做优做强,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期货行业的创新变革和转型发展,通过实施创新激励项目鼓励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发掘优秀创新项目,支持期货经营机构的特色化、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
下一步,上期所将紧紧抓住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机遇,不断拓展新品种、新业务,贴近现货市场,满足广大投资者需要,优化交易制度和规则体系,完善产品序列和合约设置,提高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和价格影响力,促进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并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尽快形成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也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会员沟通机制、改善和加强我们服务会员,服务市场的理念,加大对会员的支持和市场推广力度、探索建立推动创新的长效机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场内场外市场协调发展。
后一篇:相山览胜时事碎语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