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谜雾:乌克兰局势将面临真正的升级危险!
(2014-09-05 19:16:17)分类: 时事评论 |
关于乌克兰的信息,在“第二次马航事件”之后,一直就接连不断,先是美欧对俄的制裁,后是俄罗斯的反制裁,在这些制裁与反制裁的过程中,乌克兰政府开始试图剿灭东部的反政府民间武装,两者围绕乌东部两州进行了激烈的区域攻防与争夺。各方势力再加上看似主角的乌克兰政府开始了台前幕后的激烈较量,可谓令人眼花缭乱。
对于上面所说的这些关于乌克兰的乱局,个人的看法是:这些并不一定是乌克兰最终的乱局,或者说这种乱局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也可以理解为,这种现实的乱局并不一定会是最激烈的乱局。
在“第二次马航事件”发生之后,个人曾经也有一种观点,就是:美国单凭这一事件本身而没有后续动作,并不会达到任何目的,这一事件只是下一步动作的一个引发点而已。这里边所指的“后续动作”真正指的是“北约的插手”,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制裁,或者说经济制裁应该是这一“后续动作”的前面部分,最主要的后面部分应该还是“北约的插手”。
关于美欧联手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一事件的现实是,欧盟是并不情愿的,尤其是欧盟国家中的主角德法等国。这些不情愿从“第二次马航事件”之前的欧盟表现中就已经得到了证实,它们只是在非常消极的配合美国。在“第二次马航事件”之后,抵挡不住美国压力的欧盟在非常痛苦的情况下,真正的开始制裁俄罗斯,但是这个“真正的制裁”还是会水分极大,这是由欧盟本身的利益所决定的。
其实,就美国的这些对欧盟的逼迫做法,会有一种天然的缺陷,很简单的理由:就是美国逼迫一个并不愿意动手的欧盟和同样并不愿意动手的俄罗斯两者去经济互斗,这种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也可以说,美国的这种做法将会是收效有限的,或者说是难达预期的。这种结果同样是由俄欧两者的自身利益所决定的。
如果美国想彻底的破坏欧俄关系,或者使它们成为一种敌对,并且拉回对美国正在渐行渐远的欧盟,真正的最有效方式不会是经济制裁,而是在乌克兰的区域内挑起两者的军事冲突。并且促成这种冲突的唯一手段就是北约插手乌克兰局势,只有这样,美国才有可能得到它真正想要的东西,否则,只是表面的一些东西而已。当然,美国如果这样做,还是会冒有很大的风险,因为俄罗斯并不是不堪一击的弱小国家,而是核大国。美国可以借助北约轻而易举的打垮伊拉克或者利比亚等国,但是要想也这样对付俄罗斯,那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考验美国真正智慧的时候。
说到这里,我们来看两条来自于乌克兰的非常值得关注的信息:
第一条:乌克兰政府军在剿灭东部反政府民间武装的战斗中遭遇重创,战况不利。乌克兰政府宣布停止进攻。
第二条:英国提出“筹建北约万人快速反应部队”。
这两条信息会传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下面先来分析第一条信息:
乌克兰政府军所出现的战况不利以及被迫停止进攻的原因。
不用怀疑,这样的结果正是俄罗斯的作为,因为单凭所谓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力量不可能做到这些。其实,俄罗斯自始至终都在支持东部民间武装,这些支持不仅是军事装备上的,也是人员上的,被乌政府俘虏的那十几名俄罗斯伞兵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当然俄罗斯一直也并未公开承认这些事,这是俄罗斯的一种策略,它不愿意去捅破这些早已经是事实的事实,来避免舆论的压力。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现在公开对乌东部两州以国家开始定位,这些说法只能代表普京将趋于强硬,或者说普京在给予乌政府和其背后的美欧传达重要的信息,普京最起码在警告美欧:如果再怂恿乌政府进攻东部两州的话,俄罗斯会施以强手,在俄罗斯的目的没有达到之前,乌克兰政府休想拿回东部两州。
如果说以前的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局势不愿意公开插手的话,那么,现在俄罗斯至少是半公开对乌东部开始插手,而且是雷厉风行,出手强硬。
上面这些基本就是乌克兰政府军溃败和被迫停手的原因。
接下来分析第二条信息:
英国提出“筹建北约万人快速反应部队”。
英国提出的这个方案,明显是针对乌克兰政府军当下的不利战况和俄罗斯的插手而推出的。这一信息最起码会传达出三层意思:
第一,这是美国的意思。因为现在的英国是美国的英国,而不是欧盟的英国。美国只是借英国之口说出了美国的用意。
第二,美国在试探欧盟的反映,或者说美国开始暗示欧盟国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希望它们配合美国的下一步计划。
第三,美国推动北约介入乌克兰局势的计划可能开始走向台面。
其实,这就是上文所说的美国在“第二次马航事件”之后真正的计划,或者说这是美国真正可以“坑害”欧盟和俄罗斯的手段。
现在来综合以上这两条信息来得一些结论:
由于俄罗斯在乌东部的这些做法,导致了美国的回应,而反映在现实上,就是上面所说的英国提出的“筹建北约万人快速反应部队”。而俄罗斯的这些做法,应该不会超出美国的预料,原因是如果乌克兰政府军击溃乌东部的反政府民间武装,继而夺回乌东部地区,俄罗斯的整个乌克兰计划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如果乌政府成功的话,它将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继续进攻克里米亚,这样的话,俄罗斯将陷于极大的被动,甚至会满盘皆输,所以俄罗斯面对这种情况不可能无动于衷,必定出手。这应该是在美国的判断之内。
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看做是,美国支持乌政府夺回东部反政府武装控制区域,先发一招,俄罗斯击溃乌政府军,接下这一招,并且普京用公开定位乌东部两州为国家,回敬美国一招,然后美国借英国之口“筹建北约万人快速反应部队”准备接招,并可能反击。
这些现实事件和背后的原因能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乌克兰局势将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可能是更激烈的阶段。
上面这些基本说的是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些心理状况以及一些现实的做法,下面来看一下最尴尬的欧盟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对于乌克兰当下的这种情况,乌克兰的痛苦是明的,而欧盟的痛苦是暗的,对于前者来说,就目前的状况,它的力量基本已经用尽了,也可以理解为,乌克兰已经开始把它的全部彻底的交与了其背后的美国和欧盟,但是对于欧盟来说,真正的痛苦可能才刚刚开始。
下面我们来继续关注另一条信息:欧盟对于乌克兰政府的战况不利所做出的回应,只两句话:
第一句是,如果俄罗斯公开进入乌克兰的话,欧盟将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
第二句是,制裁俄罗斯的目的是使乌克兰局势得以政治解决。
其实,这两句话传达出来的意思基本有两点:
第一,这是欧盟内部的妥协结果。第一句话更代表欧盟内部亲美国的一派,第二句话代表真正的欧盟利益的一派,或者说是欧盟真正的意思。
第二,欧盟的主流并不愿意与俄罗斯发生真正的面对面的局部冲突。它们希望把这些与俄罗斯极不情愿的对垒控制在经济以及政治外交的领域内。
对于欧盟来说,真正的压力恐怕将是来自于美国主导的北约的绑架,以及随后可能的北约军事介入乌克兰局势。如果真是这样的结果的话,欧盟将迎来真正的痛苦。
就这两天,北约将进行一次峰会,至于这是峰会所要商讨的最主要内容,恐怕就是当下的乌克兰的局势。这些商讨内容会包括北约是否该插手乌克兰局势,也会包括北约该如何插手乌克兰的局势。当然,这次会议的内容也会包括是否吸收乌克兰为北约成员国。但是,不管如何,这次的北约会议,对于乌克兰局势接下来的走向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后,做一些总结:
如果说“第二次马航事件”是乌克兰局势的一个转折点的话,那么,乌政府军的败退以及英国提出的“筹建北约万人快速反应部队”,应该是乌克兰局势的又一个转折点,而且这个转折点将可能会促使乌克兰局势真正的升级。如果说第一个转折点之后,出现于乌克兰乱局前台的是乌克兰政府军和乌东部反政府民间武装的话,那么,第二个转折点之后,应该是北约逐渐走向前台,与它相对应的应该是俄罗斯逐渐走向前台。这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不光是乌克兰的危险,也会是欧洲的危险,当然,也会是美国的危险。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它可以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让步于美国,唯有在乌克兰的问题上它不能让步,因为这些已经切实的触及到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乌克兰的乱局,是“北约东扩”的恶果,俄罗斯的反制与强硬是可以预见的,在数次的“北约东扩”中,美国也算是顺风顺水,但是,这次的“北约东扩”,搞不好它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得不偿失。美国所带领的北约敢在向前一步么?
前一篇:张忆安:西太平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