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恰逢中华崛起,我辈生逢其时
(2014-08-05 10:59:07)分类: 经济评论 |
----像你们中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数月前,在一个印度的旅游类网站上,笔者看到一些描述中国的图片和文章,有些是在中国工作旅游的印度人发的,有些是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发的。
因为好奇,笔者也贴了一些照片,很快,得到不少印度网友点赞。出乎我的意料,印度网友对中国很感兴趣,甚至有人向我咨询房价、公积金等话题。这个论坛里的印度网友,大多爱好摄影,能讲英语,算是印度中产以上的人群。他们对图片中的中国一片赞美,认为基础设施很先进,风景很美,街道很干净。
末了,一位印度网友和我聊天,说了一句:像你们中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那一时刻,笔者突然有点恍惚,仿佛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还在上中学的时候。那时的笔者,喜欢读报,曾读过一篇文章,提及:中国当时人均GDP只有日本的七十二分之一,当时的日本,企业普通员工一二个月的收入,就可以买一辆丰田的小型轿车。报纸上还刊登了这辆汽车的照片,标价是5800美元。
要知道,当时中国发达地区比较典型的月收入,还只有数百人民币。二十年前,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彼时,中国还是一个经常停电的国度,普通家庭还没有普及固定电话,笔者曾在烛光下向往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而如今,不经意之间。我们已经是印度人眼中的发达国家了。
也难怪在这位印度朋友眼里,中国已经是一个相当发达的社会。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硬实力大幅提升的十年;是中国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的十年;是中国企业迅猛走向世界的十年。
2013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以2013年汇率计算,中国工业产品总销售收入是美国的129%。单以产量来计,中国的主要工业品产量基本都已数倍于美国,中国的粗钢、水泥产量,甚至超过了全球产量的一半。
2013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农业生产大国。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渔业生产大国、世界第一养禽业生产大国,也还是世界第一肉类生产大国、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等。
2013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国际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中国制造、中国高铁和航天科技,一再刷新着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看法。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国门。
曾几何时,中国大陆最流行的电视节目是香港和台湾的偶像剧。如今,情况已经逆转。台湾有媒体人惊叫:中国大陆的电视节目已经入岛入户入脑。仅在2014年4月,就有48部大陆连续剧正在台湾各大电视台播放。
台湾网友已经习惯在大陆的各类视频网站上,点阅综艺节目。“爸爸去那儿”等节目,在台湾受到追捧,甚至有电视台购买了版权。在东南亚,也正在流行中国的电视节目。越南政府甚至不得不下令,禁止在黄金时间段播出中国电视剧。
如今的台湾人热衷在“淘宝网”上购物,台湾多个城市,在“淘宝网”的人均购物消费金额排行榜上位列全国前十。更甚至,如果邮购地址选择台湾省而非海外,还能享受更优惠的快递价格。坊间笑谈,马云已提前收复了台湾。
当代国人,正用自己的努力,改写着历史。
笔者有了一个念头:把这个时代记录起来,为中国重回世界巅峰的关键时刻录下点滴片断。多年后,当儿孙辈们生活在富强的中国时,我会和他们讲讲这段过往,讲讲光影中的那些人和事。
有幸成长在中国大发展的时代,有幸投身中华崛起的浪潮,有幸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出力,我辈生逢其时。
前一篇:唐如松:胆小的西餐馆?
后一篇:越南渔政将拥武器致命威胁中国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