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谈兵:牛,中国本次反导确切的说是战区高空防御系统!
(2014-07-26 15:56:08)
标签:
军事 |
分类: 军事动态 |
刀口 发表于 2014-7-24 19:38
变质心是一种老技术,60年代的美苏洲际弹道导弹,有几个型号都使用的是变质心技术。类似双轮摩托车那个压边的,或者我们举起半瓶啤酒晃荡时的手感。萨德的拦截弹头一是采用了侧窗,二是圆柱体弹头的几百个固体赐福小火箭。
这里简单透露一下,供本帖军迷参考,不要外传。中国的此类弹头,赐福小火箭的总数是N位数。可以说,小火箭越多,打的越准。
刀口:看了看诸位的点评,是我没有说清楚呢?还是诸位理解错误?
要不就是有朋友想那啥。
我说的很清楚,中国的类似反导与THAAD萨德是一样的,都是侧窗和固体矢量小火箭,数量上只多不少!结果大家认为还是摇摆喷口的液体火箭。
为什么是固体小火箭?
因为在大气层内矢量机动,液体小火箭的喇叭形喷口会对弹体形成气动干扰,比如我们在高速路上开车,你把胳膊伸出车外感觉的阻力。试想,在每秒5-6公里的速度下,伸出一个胳膊的阻力有多大?!!!!
所以,大气层内反导的KKV要求“光滑”的弹体表面,而固体小火箭虽然是一次性的,却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固体火箭也可以形成反复的多次与液体火箭同样的矢量喷发,回头再反复解析,直到朋友们明白。
萨德在大气层内外都可以反导,正是利用了这个优势。
我们本次也一样呀,朋友们,我们的还要优秀,前面第一帖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呀,告诉你怎么优秀了呀。
回头再仔细解析,非常有意思的,是非常有意思的。这里面乐趣太大了,明白后,你会高兴一年,甚至十年!你就会像走了桃花运那么幸福。
做个资深军迷,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占领中亚 :请问THAAD是不是介于末端与中段之间?总体上属于末端的高层,可以这样理解否?谢谢 !
刀口
:占领兄理解比较准确,本次中国的反导武器可以在大气层内外使用,什么是内,什么是外,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明白的。确切的说叫战区高空防御系统,总体上算末端反导,有别于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就功能来说,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皮卡和重卡的比较。
92军迷 发表于 2014-7-25 01:10
这一仗,“蓝军” 比以往更凶狠 - 中国空军网
http://kj.81.cn/content/2014-07/11/content_6043870.htm
(1)文中说到这次带领蓝军的是曾连续两次获得“金头盔”的航空兵某旅副旅长许利强。说明去年再度荣获“金头盔”称号的空1师1团副团长许利强,已经调任到该旅任副旅长。该旅装备的是歼-11B
02批次(就是第一支使用太行的旅),它们属于大连基地。今年许哥会带着该旅在鼎新打出什么样的战绩,值得期待。
(2)这次的演习又是蓝军胜了,这不奇怪,反正这一年来都基本上是蓝军赢呗,原因嘛刀大已经多次点评过了,这里咱就不班门弄斧。裁判的许多不可思议的判罚自然会有更高一级的裁判委员会去裁定,“纠正以往都是红军取胜”的说法显然讲不通,矫枉就一定要过正吗?尤其是把蓝军设定的如此“强大”,又是核生化、又是单向透明,更是令人费解(所以文章就不转了)。
(3)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所有这些演习中,蓝军都是守方,红军都是进攻的一方。那么我军的演习里誰是红方、誰是蓝方是不是以“攻”和“守”来定的呢?但是如果要说“蓝军不一定扮演敌人”,那好像也不对,“蓝军”就是用来给自己的队伍当陪练的,那它当然是“敌人”。
(4)我有个不成熟的思考:为什么会安排扮演我军的红军,千里迢迢、单枪匹马去攻击拥有完整体系的蓝军?(实际上它们也有一定的额外配备)。是否高层考虑的“战场”不是在国内,而是打出国门。当然,真正打出去也不会是单个旅自己去攻击,肯定也是整个体系在作战。演习只是检验部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际上最缺的是什么装备和什么战术。
网友也许会说把红军也配备得足够强大不就行啦。可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怎么才算是既“强大”、又“够用”?显然,跟在老美的后面照搬,和全都配上超一流的装备,都不是切合实际的方法。因此,只能在演习中不断探索,这也许是“跨越”演习所选的六支红军是完全不同类型部队的原因之一吧。今年只是开始,红蓝双方要总结,导演部同样也要好好总结------怎样设定演习、如何当好裁判,才能真正达到“练兵”和“为军队改革做探索”的演习双目的。
很赞成军迷兄的“不成熟的思考”,补充点看法:我是这样看,朱日和大演习,这次蓝军的防守,完全是依托本土体系(基地和蓝军都是北京军区),调动全国最精锐部队当红军,进行最猛烈决死的进攻。
一是最大激发蓝军的防御能力,按国家本土防御设想,以最大最坏状况来检验防御方案,为修改补充完善方案,寻找和发现新的不足和缺陷。所以我们能看到每到蓝军快撑不住的时候,就动用新手段,新措施的现象出现。
二是给红军制造最大障碍,制造最险恶环境,制造最大战场危机,以最大限度激发红军在最后时刻决死的血性和战斗意志,以最大限度的检验和观察我军精锐部队在最后关头的决战表现。以最大限度的发现和了解我军在战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三是红军劳师远征,最远的奔袭达万里之遥,结合我坦克跋涉14天参加俄坦克比赛和我飞机将远航万里参加俄战机比赛,这是以大高度,大视角、大地域,最大限度的来检验我军大范围,长距离,高强度,异地域的机动作战能力。
综上,我认为这次朱日和大演习,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演习,这个演习的终极目的,应是为我国在战争中的防御、进攻、甚至出国作战方面,检验、寻找和积累新的依据和数据,为制定和修改国家应对战争的新时期总体方案提供新的支撑和根据。
刀口
:这个红蓝双方基本就是两个符号,没有特指的假想敌。空军的红蓝对抗也不允许瞎吹哨。蓝方还有二代机歼八2,模拟谁呢?可能是就是沈阳军区责任范畴。
这条信息最大的看点是太行歼十一B战绩颇佳,其他我们看不看都没有啥大意思。去年有报道说太行歼十一B红蓝对抗拉出7-8个过载,这在战斗机已经是顶天的大过载机动了,这样的过载相当于瞬间往你身上砸你本身7-8个人的重量,这足以说明太行的很皮实可靠的,抗喘振能力极好!
金石 发表于 2014-7-25 13:37
老刀这么分析让俺开眼界了,学习了,帮助俺们打开了思路空间,原来固体火箭也能做到多次。
随便说说俺 ...
老刀这么分析让俺开眼界了,学习了,帮助俺们打开了思路空间,原来固体火箭也能做到多次。
随便说说俺的猜想:就是几百甚至上千上万个小固体火箭放在一个弹头上,其基本排列方式无外乎二个,一个是并列一个是串列。并列就可以增多火箭喷或者减少火箭喷,用来改变推力大小。而串列通过单向阀门路过刚喷完的火箭向外喷,这就可以多次喷了。由于弹体上均匀布满火箭,各方位都有很多火箭,该谁喷就让谁喷,就不需要矢量喷口了。
呵呵,猜想的不对,再请指教!
刀口:当一些朋友还停留在小喇叭液体喷口是KKV矢量机动的概念时,大部分没有考虑此类矢量机动如何在大气层内机动,前面我已经说了,那是不行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加热瞬间就会毁掉弹头。就像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一块隔热瓦脱落造成返回时气动加热,最后就烧崩了。
反导弹头在大气层内一样存在气动加热造成弹头结构热量分布不均,最后结构崩溃,道理如同911的双塔楼崩塌是一样的,燃烧造成双塔上部钢铁变软,最后建筑结构崩溃。
弹头也一样。
资深军迷大概知道什么是达姆弹,所谓达姆弹就是一般的子弹,人为的改变弹头形状(比如锯几个不规则的口子,或者截去弹尖)叫达姆弹。达姆弹因为在飞行中受热不均,进入目标体内就会爆炸。国际公约是禁止使用达姆弹的。
子弹的速度比起反导的弹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子弹每秒飞行不过700米,反导弹头每秒是3000米到5000米,表面的任何凸起都会引起剧烈的气动加热,导致弹体结构受热不均引起爆炸。
所以,中段反导的KKV的形状是不能用在大气层内反导的。
简单说,就是那个液体小喇叭喷口是不能伸出弹外的,所以只能用很多小的固体火箭纵横排列,按需要无序喷发来实现矢量机动。
请参考萨德的侧窗和爱国者3的固体火箭样式。只要朋友们有耐心,回头还有新的解析。
侧窗2.jpg (53.7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7-25 15:51 上传
侧窗.jpg (82.2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7-25 15:52 上传
本帖最后由 龙王之龙神 于 2014-7-25 15:16 编辑
81军旗 发表于 2014-7-24 23:28
发改委确定高通垄断事实 或开出国内最大反垄断罚单
2014-07-24 15:41:50
高通高通CEO发改委反垄断垄断 ...
一点感悟。
关于朱日和基地军演红军不胜,蓝军大胜。刀大和众多网友都有评论。当时我也心有疑惑,导演部为啥要给红军出这样那样的不可思议的难题呢,明着偏袒蓝军。
今天在网天看了家族的帖子,忽然有了感悟。
朱日和基地陆军的演习,就像今天又一位网友说的:终于有人看出来了是个战略性的演习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此次朱日和基地几场演习,红军多是几千里的长途机动后开打(更有装甲战车靠履带日夜兼程几百公里)。这长途机动意味什么?如在我国境内地面作战,需要如此长途机动调动部队吗?我以为可能性微乎其微。现在这个星球上想陆地攻击我国的人种已经灭绝,除了异种。即便是异种陆地攻击,我国受攻击地区的陆军部队在全国空军的支援下,完全有能力干净彻底地消灭入侵之敌。没有必要全国几千公里大范围的调动部队。那么这次朱日和演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家族帖子里说朱日和军演是——红军深入敌后!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导演部一会给红军生化袭击,一会红军没了信息保障支撑,一会蓝军死而复活围攻红军等等。就是让你红军模拟深入敌后时深陷绝境下的战斗!
陆军深入敌后的演习又是什么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