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王师的背影已经渐行渐远
(2014-06-16 10:54:03)
标签:
军事 |
分类: 百家争鸣 |
底格里斯河在巴格达的市中心转了几个大弯,奋然南下,最终和他的兄弟幼发拉底河汇入波斯湾。尽管几千年来,两条河流孜孜不倦的为这个城市带来天量的财富和充沛的灌溉,使得两河文明曾经傲然雄立于蓝星之巅。但如今,虽然河水依旧,但辉煌早已不在。这一切或许并不是两河的衰落,而是由于另一条暗河的崛起。随着黑色的石油如黄金一般源源不断的流出地面,这条黑色的巨龙却并没有给巴格达带来富裕与安康,而是带来了觊觎与阴谋,残杀和暴政。
站在窗前,看着缓如平镜的底格里斯河慢慢穿过绿区。马利基感慨万千,虽然黎凡特的进攻远在百十公里外,但耳边却仿佛能够听到隆隆的炮声,眼里也放佛看得到,底格里斯河的河面上闪烁着一缕缕血色。
他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他也并不惧怕黎凡特的进攻。但黎凡特背后的魔影却让他坐卧不安。
奥巴马已经明确说过了,不会出动部队帮自己评判。这一点他也早已料到。所以,在向国际社会求援的时候,他提到了阿盟、提到了欧盟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就是没有提到应该一定要提到的美国。他知道,这背后本来就有美国的黑手。但他也知道,这一切说出去也不会相信,尊贵正义的王师会和卑贱邪恶的邪灵有着如此不堪的交集。但马利基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知道,美国的撤军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极力抗争才换回来的,他知道自己没有这样力量。伊拉克是一个很微妙的国家,什叶派虽然占多数,但逊尼派却并不逊色多少。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什叶派和逊尼派力量相若的国家。自己带表这什叶派上台,会引起逊尼派的反抗毫不奇怪。但自己认为,只要搞好民生,那么自然会安静下来。但自己错了,在当前的伊拉克局势下,就是民生搞得再好,还能好的过沙特和卡塔尔?而这些人一向视什叶派如眼中钉,肉中刺。美国的撤离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们并不在乎被自己撕烂的伊拉克会更加破烂。他们无所谓。他们所想要的只是一个战略的支点。至于这个支点有多么的破烂,和他们毫无关系,拍拍屁股,有另一个支点在等着他们。马利基一时间想起了那位难兄难弟卡尔扎伊前几天说过的话“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希望和中国走,如果非要给这个选择加上一个限期,我希望是一万年!!!”是的,悲催的我们,并不能因为王师的荏临而获得幸福,收获的只是死亡和混乱。我如是,彼亦如是。
马利基知道,自从美国在叙利亚无力无力布局的时候,他们就准备彻底的砸破两河地区。正所谓,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自己穿不了的衣服,绞碎了也不会让给别人穿。这是怨妇的心理。但怨妇却有着这样的实力。且这堆破布的作用还不仅仅于此。一个混乱的中东或许正适合这个怨妇无力管理的现实。
马利基侧耳听了听,似乎真的听到了炮声。但他不怕,伊朗已经决定倾力相助了,他知道伊朗的背后站着什么。但他不在乎,因为要是这次黎凡特真的拿下巴格达,那么可以相见的是那将是什叶派的大灾难。而伊朗需要有伊拉克这样的伙伴。这是一个迷惘的时代。真主在世,也会迷惘。
王师的背影已经渐行渐远,想要再次召唤他回来,似乎不太可能,但马利基也并不想召唤王师。当年,是自己极力主张送走王师的。这是一个邪魔,没有他,虽然或许会经历一段痛苦,但还可以争取到光明的未来。他的背影,越远越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