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两国“基础硬实力”简要比较

(2014-06-07 13:55:50)
标签:

军事

分类: 时事评论
中美两国“基础硬实力”简要比较
(节选自“无惧”系列)
  
  “基础硬实力”大致分为三大块:
  
  1、人力资源
  
  2、自然资源
  
  3、工业能力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国土面积(领土+内水)、水力资源、林业资源、耕地面积、各种矿产等。
  
  工业能力主要包括: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工业水平。
  
  简单比较中美两国基础硬实力,如下:
  
  人口数量:中国约为13.4亿——美国约为3.1亿——中美比约为4.3:1
  
  人口素质:中国至少为1.95亿——美国约为1.5亿——中美比约为1.3:1(高中及以上学历)
  
  国土面积:中国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美国约为937万平方公里——中美比接近1:1
  
  水利资源:中国约为25255亿立方米——美国约为29702亿立方米——中美比约为0.85:1
  
  林业资源:中国约为2亿公顷——美国约为3亿公顷——中美比约为0.67:1
  
  耕地面积:中国约为143.3万平方公里——美国约为174.5万平方公里——0.82:1
  
  各种矿产:综合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非金属等来看,中美两国互有强弱,但大体相当。
  
  关于工业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而美国则有缺门,就总体而言,两国都算体系完整。
  
  有关生产能力
  
  本人设定的生产能力,是指将资源通过人运用技术的整合劳动,最终转化成实体财富的能力,既涵盖总量,又包括效率。因具体劳动过程千差万别,很难以此来说明问题,于是本人只得引入“发电量”这一概念,算是进行相对靠谱的佐证。(本质上,现代社会还是电气化社会,绝大多数的生产、生活都不可能脱离电力能源而存在。)
  
  2012年,中国发电量约为4.94万亿度。
  
  2012年,美国发电量约为4.05万亿度。
  
  由上可知,中国超过美国20%以上。
  
  这还不算什么。要知道发电量一般可划分为居民消费与工业生产两大块,而中国用于生产“实体财富”的电能,至少为美国的3倍以上......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差距,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意味这什么!
  
  关于工业水平
  
  之前才提到过,工业门类有很多种,所以很难只拿简单的数据便可以做出评判,正因为如此,本人只能将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军事工业水平,作为中美两国比较的标准。
  
  就本人所知,中国工业水平主要是卡在两块:一个是工程积累与实践,另一个为材料研究。而这两块,恰恰都是美国所最擅长的。具体到产品上,应该说,中美在“航发领域”的差距最大,目前中国可见产品的水平,大约与美国七十年代相仿,差距有3、40年。
  
  这是最大差距了吧!其他领域的差距,应该在其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模型推测,中国总体的工业水平不会低于美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大致比较了一下中美两国的基础硬实力,由上可以看出,除了“工业水平”这一项外,中国与美国差距较大外,其他各项基本要么是旗鼓相当,要么是中国优势巨大。由此可知,今时今日的中国与美国,从体格上来说,实际上是在伯仲之间的。
  
  百年来,可以从美军在历次大战中的表现,提炼出以下几点:
  
  1、美军在大规模战争中,从未与档次相当的对手单独较量过。其最好的战场表现,也只是在二战中的“三分天下”,而这种顶尖表现还是建立在本土未损、产能全开、敌方被严重牵制的基础上。(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谋划、组织、部署、指挥、协调、战术素养、战斗意志等一系列“人为因素”中,美军表现着实“一般”,它是整合了高人数筹的“武备与补给”的生产能力后,才有顶尖水平的战场表现。)
  
  2、美军从未主动挑战过与自己同一级数的对手,并爆发大规模战争。
  
  3、新中国建国后,美军在与新中国直接或半直接的大规模战争中,从未赢得过胜利。
  
  美军外战总结:
  
  首先,本人把美军这几十场军事行动,按照方式和规模大致分成三类:
  
  第一类:美国以势压人,通过煽风点火、扶植代理人等形式,外加点小钱、提供些火器、帮着训练一下军队,基本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就把事儿办了,如:53年伊朗政变、65年印度尼西亚叛乱、智利“911”等,都属此类,简称“口才型”军事行动。
  
  第二类:虽然美国很会唬人,也有唬人的资本,但不是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吃这一套,还有不少有胆子和美国顶着干的主儿。因此,美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还需要动动手,但行动规模较小、周期较短,而且开销很低,一般来说,适用范围是双方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如镇压波多黎哥起义、入侵格林纳达等,此类简称为“鞭子行”军事行动。
  
  第三类:当“口才型”和“鞭子型”都无法保证美国的利益时,“血斧型”(砍人必见血,失手残自己)的军事行动便出现了。一般来说,该种行动规模很大,动辄出兵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作战周期也很长,从一两年到十来年不等,花钱如流水,并且意义极为重大。不用说,像朝战、越战、两次伊战、美阿之战都归为此列。
  
  从美军军事行动类型分布来看,“口才型”和“鞭子型”占了95%以上,而“血斧型”所占的比例极小。
  
  本人当然最欣赏“口才型”行动,不费劲、不招摇,悄无声息地就把“事儿”给办了,这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哪怕“事儿”最终没办成,代价也很低,消耗也很小,划算得很。“鞭子型”也算不错,属于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类型”,最起码输了也不会伤筋动骨。如果美军玩的是“血斧型”,这个......有时候,劲儿使小了,根本不可能办成“事儿”,一句话,其实美国也是情非得已呀!
  
  必须要强调的是:打仗,可不是为了打而打,目的是要把“事儿”办成了,严谨点说,是要达到既定的目标,保证或者猎取所需的“利益”。
  
  六十年来,美军在近百次“口才型”和“鞭子型”的行动中胜率极高,从中所得到的收益,更是冠绝全球,非常之厉害,这是无可否认的。说到美军参与或发动的“血斧型”战争,总共就五次,它还至少败了两次,而败的这两次中,还有一次是彻彻底底的惨败,说实在的,与它的身份实在太不相称了......
  
  综上而言,美国这几十年来,赚得“便宜”实在太多、太大,如果将其比成一个公司的话,它营收规模、利润率,都是其他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可话又说回来,如果美国真碰上块必须要啃硬骨头,哪怕其付出的代价再高,结果也有如掷硬币,实在难以预测,更直白说,也是没谱的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