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enzhe:美国的海权优势与中国的陆权优势
(2014-05-22 10:50:19)
标签:
杂谈军事 |
分类: 时事评论 |
美国的海权优势与中国的陆权优势
chrenzhe
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贸易,主要就是靠水运和航空。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这跟美国的地缘环境是分不开的,对于全球来说,美国是比较孤立的,跟主要经济体都不相连,只能通过水运和空运。所以,美国的水运和空运特别发达。
空运的缺点更多,第一,运费昂贵,不适合大规模运输。第二,条件限制太大,比如天气第三,运量太小。美国有上万个机场,中国目前只有1000多个,差距太大了,再加上能耗,占地等限制,中国是不适合打规模发展航空的。
水运虽然运量大,运费便宜,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第一,运时太长了;第二,受限太大。
举个例子,重庆到汉堡目前有一条铁路,只要16天左右,但是海运从上海到汉堡却要36天,时间上差了一半还多。这还是普通的铁路,如果是高铁的话,这个速度会更快!(目前在规划,在整合)
还有一个受限太大,美国有个著名的战略理论,控制全世界的16条水运要道,就控制了全世界。而目前,全世界的航海要道都控制在美国手里,比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等。而美国维持了10个庞大的航母战斗群,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这些要道。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走水路,等于把睾丸交到了美国手中,处处受制。
那么,怎么打破这种局面?这就要从中国的地缘环境来考虑了。中国东面环海,西面深入大陆。很容易得出结论:两条路走路,发展海运和铁路。
先说发展海运。中国目前的造船份额超过了世界的一半,海军在大发展,军舰在下饺子。为什么要发展海军?就是为了打破美国的垄断地位,说白了,就是要争这16条水运要道!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将来有没有这个能力还难说,只要做到让美国不敢投鼠忌器,那么就算成功打破了美国的垄断。例如,中国表面上向索马里派遣海军是为了打击海盗,保护商船。其实质上难道看不出来吗?只要中国在索马里保持军事存在,美国就不敢投鼠忌器,这是有深层的战略考虑的!
再说发展铁路吧。这个才是目前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高铁。为什么要发展高铁?
第一,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中国西部深入欧亚大陆,美国连地理条件都不具备,想发展都没门。
第二,速度大大超过海运。
第三,运量大。前段时间的新闻,中国刚试验成功3万吨重型牵引机车。海运最大的集装箱巨轮是航运巨头AP马士基公司的“伊夫林·马士基”,45万吨。火车的运载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理论上来说,只要技术允许,火车的运量是可以无限加大的。而海运受到了港口的限制,世界上能停靠10万吨巨轮的港口屈指可数。
第四,运费便宜。中国目前最大的运力就是火车,远超汽车和飞机。
第五,铁路运输可惠及周边,辐射区域远超水运。而水运只是点对点,并不能深入内地。
过去历史上,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草原,一次又一次被草原民族入侵。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地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的最大威胁已经消除,那么意味着中国的机会也来了。(中国跟俄罗斯之所以迅速确定边界,消除争议,也是从地缘政治考虑的,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所以,中国跟大陆接壤并不是坏事,从地缘角度上看,这是中国发展陆路运输的良机,这也就是为什么高铁成为中国核心战略的原因。
海运的运费当然是低于铁路运输,这个我没有否认过,而且很可能永远都不会超过铁路运费。
但是就像我上面强调的:
第1,铁路的运力,随着牵引机头动力的提升,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目前是3万吨,难保不会上升到5万吨,8万吨,或者10万吨。而你上面所说的80万吨海轮,也是存在着理论上的可能,目前最大的我上面给出了数据,是45万吨。
第2,有人说火车的地面阻力远大于海轮的水面阻力,这个是不对的。当火车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最大的阻力是空气,而不是铁轨,铁轨的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我们都学过物理,知道水的阻力是远远大于空气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海轮的速度提升难度远远大于火车。也就是说,目前海轮的速度差不多到极限了,而火车还有提升空间。
第3,再说这个效率问题。我不知道这个海运效率高于陆地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目前巨轮的速度大概是20节左右,也就是相当于37公里每小时,还不算最大航速和巡航速度,(由于内燃机限制,舰船是不能保持最大速度的,不然很容易损毁)。而高铁目前试验速度都超过500公里每小时了,运营速度是250公里每小时,速度远远超过了海运。这个效率怎么会低于海运?
第4,巨轮也不是可以无限发展的。就像我刚才上面提到的,全世界能容纳十万吨巨轮的港口也是有限的,更不要说可以停靠40万吨,80万吨的巨轮了,即使造出来了,也无法停靠在大多数港口,也就是说这些超巨型的巨轮只能在少数的航线上航行,辐射的区域是很小的。就像全世界的16条水道,又有几条能容纳10万吨巨轮呢?更不要说80万吨了。比如,上海到汉堡,走苏伊士运河都要36天了,绕道好望角,又需要多少天?按一倍算,需要72天!目前,普通的火车从重庆到16天,要是高铁造好了呢?一个星期。。。也就是说,从时间成本上来算,海运和火车运输,相差10倍!
第5,我再强调一次,火车的辐射区域远大于巨轮。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就注定了陆地的地位要远高于大海。火车可以带动周边的城市发展,贸易的兴盛。海运是沿海地区,辐射区域相对就小多了。(当然,我不否认海运的便宜)再比如,要和内陆贸易只能通过火车,轮船开不进去。再比如,欧洲的产品运到上海,怎么销往全国各地?还是要通过铁路。
第6,我没有深入研究过石化产品。不过我知道,物流只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关税,比如产业链,比如劳动力,比如产品的层次。西部大开发的困难绝不仅仅是因为物流这么简单。比如产业链还不是那么完整,跟东部没法比,西安的石化产品为什么一定要运到上海?如果西安有相关企业,完全可以就地消化。再说产品层次的问题,产品越高端,其物流的成本影响越小,所以,这个跟中国的产业结构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一定要产业升级的原因!
第7,海运虽然便宜,运载量大,但是限制也是很大的。港口,水道,都是限制因素,船造得太大,无法停靠无法通行,就等于没用。而火车,在理论上,是有很大上升空间的。这个问题,需要发展的看,如果只看目前条件,是狭隘的。再说说,海运的辐射区域,基本上是沿海地区,全世界80%左右的经济都在沿海就是明证。海运是片对片的,铁路是面对面的,这个覆盖区域就不一样。火车正好弥补了海运的短板。就比如,海运怎么运进中亚地区?
第8,3万吨的牵引机车,不止在一条路上开,可以在普通的铁路上开。而且,中国要造的远不止一条高铁,要造的是一个网络!国内的不说了,三横三纵。国际上,连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比利时。另一条,连接中亚,伊朗,土耳其,到达欧洲。还有一条,连接巴基斯坦。还有连接缅甸,印度。还有一条,连接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通往印度尼西亚。这些都是规划的支干线,不用说相互连接的支线了。这是一个庞大的战略规划!远不止一条铁路这么简单!
我在这里强调中国的东西战略,并不是说要用铁路取代海运,事实上海运是很难被取代的。而是要两条腿走路,才健康,才走得稳,这也是美国不具备的,反过来说,就是中国的地缘优势!而铁路,具备了弥补海运的不足,或者说差距跟海运没那么大,有潜力替代海运的运力。航空,限制就太大了。在可见的将来,也没可能替代海运。
上面是从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分析。那么,我再从地缘政治方面分析一下。
第1,我们国家的现状,东西部差距加大。怎么弥补?所以才有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把东西部的差距缩小,至少不要再拉大,不然很容易出问题。那么怎么开发西部?难道造出产品运到上海,再销往全世界?这显然不行,根本无法发挥西部的优势,而且物流成本肯定高于东部,这还怎么发展?只能另辟蹊径,而西部由于背靠大陆的特性,只能发展铁路!
第2,我们国家有太多的邻国,打过仗的还不少,前几十年的周边环境恶劣,最近几年开始改变,(2001年以后,标志性事件就是上合的成立,跟俄罗斯关系的改善等等),为什么?经济成长,贸易开始增多。那么,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的有利地位,一定要发挥特长。高铁!高铁到达的地方,就是中国影响力到达的捆绑,没错,就是经济捆绑,那么政治环境,也会慢慢改善。我国跟中亚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互补性是很强的,我们生产产品,他们提供原料。
第3,欧亚大陆占了全世界绝大部分人口,经济和贸易。从地缘结构上来说,只要掌握了欧亚大陆,就是掌握了世界。这是对于美国的海上霸权的有力挑战!美国的地缘环境虽然从安全性上来说是很优越的,但是从贸易,从控制能力上来说,离世界中心太远了!这是美国的致命缺陷。如果,高铁战略这能整合成功,那么美国的掌控世界理论就变成了笑话!(16条水道理论)当然,海运由于其特性,也不可能被陆路运输完全取代,但是作用无疑会减小,对于中国来说,不会受制于人了!
第4,地缘环境决定了中国有这个发展环境。中国有,欧洲有,俄罗斯有!美国没有,日本没有!
所以日本很悲剧,即使新干线技术发达,作用却不大.所以,最近几年,中国跟德国跟俄罗斯打的火热!
地缘决定了,他们的走近。
上面是地缘政治的分析,我再来分析下,从整体战略上来看看。
我们都知道,两条腿走路肯定比单脚跳要好。往西,发展高铁,往东发展海运。这也是中国的地缘环境决定的,中国有这个条件发展!美国没有!也就是说,美国如果要掐死中国,掐不死了,即使中国受制于海运,还能走陆路。这是国家安全性上的保障!
再一个,经济上不受制了,军事上就更不受制了,造成政治上也不受制,这是个良性循环。中国可以在世界各热点地区博弈,完全按自己国家利益考虑,而不用考虑美国的感受!也就是说,美国有求于中国大于中国求于美国的!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感觉中国在国际上声音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强硬的原因!因为美国拿中国没办法!
再从国内的战略上来看,就是我刚才说的西部大开发,减少东西部差距。就不多说了~
最后,水运并不是货物运输的终极方式,随着技术进步,肯定还会有其他的运输方式,难就难在怎么打破这个方式。如果真的打破了美国主导下的贸易关系,那么就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前一篇:唐如松: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