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服贸争议看台湾的两个“躲不过”

(2014-04-05 12:30:41)
标签:

财经

军事

分类: 经济评论

    台湾《联合报》4日社论指出:台湾这一场服贸协议的争议,应从“全球化生存战略”的高度加以认知,就战略言,台湾有两个“躲不过”。一、躲不过“全球化”;二、躲不过“两岸连结”。
 
  全球化是台湾的挑战,台湾的全球化又与“两岸连结”相关,因为全球化的框架是建立在各种FTA之上,一方面,台湾的全球化必定要包含中国大陆(如ECFA体系);另一方面,台湾的全球化(如加入各种FTA)亦必须建立在与中国大陆的互信之上。这就是说,台湾不可能实现一个“甩掉中国的全球化”,这也是台湾躲不过的大形势。
 
  台湾若不能站稳全球化的脚步,必然在经济上更依赖中国大陆,因此,以ECFA体系来稳定“两岸连结”虽只是台湾全球化生存战略的一块拼图,但若少了这一块拼图,就拼不上TPP及RCEP,也就拼不成台湾全球化生存战略的全景。
 
  其实,台湾的生存处境可能比许多人想象的更要凶险。因为,即使进入了TPP及RCEP,台湾也未必能在开放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但若因陷于内斗而无法进入区域结盟,台湾的前景必更趋悲观。
 
  台湾必须努力的是:使两岸连结与全球化发生正向的关联,而不使两岸连结成为全球化的负面因素。然而,要在台湾蓝绿“统独”的内斗下破坏两岸关系易如吹灰,但要使两岸关系在“台湾全球化”上产生正向关联却是个艰难的工程。
 
  首先,台湾不可能妄想一个“没有中国大陆的全球化”,若须对全世界开放,岂能不对中国大陆开放?
 
  其次,中国大陆自己也有其“全球化生存战略”的考虑;亦即,它对台湾开放市场,也须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所以台湾在大陆市场上是与其他经济体处于竞争地位。因此彭淮南才会说,若服贸协议签迟于中韩FTA,台湾恐有10万面板业从业员面临失业;可谓急如燃眉。
 
  再次,两岸经贸关系的法制化,有利于软化两岸政治连结,并优化两岸政治互信;双边应当相互鼓励这种有利“和平发展”的思维及行为,勿使在两岸政策上持开明立场者遭到挫折。
 
  第四、若知全球化为台湾唯一可行的生存战略,即不应煽动反开放、反自由化的民粹情绪;倘片面让利的服贸协议使台湾社会撕裂至此,未来若要加入开放程度更大的区域贸易协议,民意更无可能达成共识,那就将面临“台湾全球化生存战略”的破局,使台湾陷入绝境。
 
  服贸协议争议不可自陷于蓝绿“统独”的内斗层次,而应当将之视为全球化的大抉择。台湾若不选择成为“经贸自由岛”的全球化路线,必趋边缘化,然而,反服贸者竟然能将一个“台湾自杀”的主张说得如此正气凛然,这个笑话其实是个大悲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