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专家称世界军事力量中心正转向亚洲
(2014-03-30 08:26:23)
标签:
军事 |
分类: 百家争鸣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近日刊发特约评论撰稿人内森
加德斯(Nathan Gardels)对“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高级研究员罗伯特 卡普兰(Robert
Kaplan)的专访,卡普兰在专访中就亚洲地区军事力量的格局和军备竞赛的产生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世界军事力量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而对于亚洲地区崛起的中国,卡普兰则认为美国应该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力量,但也要允许中国在该地区占有一席之地。以下为专访全文:
内森
加德斯:“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中国以一种独断的方式来提升自己影响力的作法会造成周边国家对它进行意想不到的包围。讽刺的是,这种‘安全困境’同发生在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统治时期的情况一样,彼时,威廉二世对崛起中的德国充满信心,开始实行‘肌肉外交(muscular
diplomacy)’”。
这是前韩国外交部长尹永宽(Yoon Young-kwan)在最近一篇为《世界邮报(World
Post)》撰写的文章里的话。同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其他人一样,尹永宽认为2014年的东亚局势与1914年的欧洲局势相似。
您也这样认为么?在哪些方面您这样认为?在哪些方面您又不这样认为?
罗伯特
卡普兰:我觉得更好的比照方法不是把东亚局势与威廉二世统治下的德国或者一战时的欧洲相比较,而是与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在大勒比海地区的策略来进行比较。
中国把南海和东海看作是它大陆板块延伸出来的蓝色国土,美国早期也是这样看待大加勒比海地区的。占领大加勒比海地区让美国战略性的控制了西半球,使得美国在整个20世纪与东半球势均力敌。
中国认为,成为近海域的压倒性力量是正确之举,这样做能够为中国海军打通通向更为广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门。
一战战争时间长,并且造成了大量人死亡,因而一战是一个改变了历史和文化的事件。相比较而言,亚洲是一个可以在海面上发生没有平民伤亡战争的地区。
后一篇:唐如松:虎虎的推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