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深怕印度洋成中国的内湖
(2014-03-27 12:49:56)
标签:
杂谈军事 |
分类: 百家争鸣 |
文章称,美国国防业嗅到了水中的血腥味,“鲨鱼们”正在瞄准各种机会。对这一地区来说,这些机会并不新鲜,但是对西方来说,历史和文化视角的欠缺创造出一个新时代的幻象。
奥巴马政府宣布的“转向亚洲”战略进一步助长了这种幻象。在其他地区的高级官员和军事官员想知道,美国是否依然在乎他们的国家和地区。
在亚太地区,潜艇和其他各种军备的扩散多年来都是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
文章说,中国使用军力来支持其有关领土和领空的主权要求。这让其他国家有理由建立更强大的联盟与伙伴关系,并随之发展各种协同能力。
正在复兴而又好斗的日本怀有的恐惧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危险环境。然而,日本虚张声势之举并不新鲜。日本希望加强其军事态势,经修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就是朝这个目标跨出的一大步。
文章认为,尽管欧美国防工业没有将所有赌注都投在一个地区,但是亚洲的“群鲨争食”基于真实的需要,因此亚洲提供了真实的机会。重要的机会包括:
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人们普遍承认,亚洲存在对先进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的需要。但是这些必须是能协同运作的,即数据必须能够共享。
海上空中巡逻(MPA):海上空中巡逻能力同ISR密切相连。不是所有国家都买得起波音公司的P-8海上反潜巡逻机。采购这种飞机的主要是美国和澳大利亚。
战斗机:对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F-35现在是、应该是、也将是它们选择的对象。同时,美国使用F-16战斗机的很多伙伴将面临美国空军“F-16战斗航电系统程序扩展组件”项目的终结。
确定一些项目,从而让美国的伙伴拥有一些可以承受的选择来满足它们对F-16扩展能力的需要,这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是美国的责任。
潜艇:每个潜艇人员都知道,反制一艘潜艇的最佳平台就是另一艘性能更优的潜艇。南海是这一地区国家关注的焦点,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作者布鲁斯·莱姆金对美国的短视倾向感到忧虑。
如果美国对这种倾向听之任之,不断增长的中国海军实力将让印度洋变成中国的“内湖”。所以,美国以及如澳大利亚等伙伴操控的性能优良的潜艇是至关重要的。
印度吓坏!中国核潜艇印度洋战备巡逻两个月
据媒体3月21日报道,随着大批新型舰艇的服役,迅速发展的中国海军也在不断强化远洋作战能力。日前,一艘中国攻击型核潜艇在印度洋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公开战备巡逻。
据信这是中国海军核潜艇首次进入印度洋。媒体称,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在去年的12月3日将这一消息通报了印度驻华武官以“显示对印度的尊重”。
中国国防部还将此次巡航计划通知了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俄罗斯五个国家。印度海军官员称这可能是为了防止本国核潜艇遇到技术问题时遭遇其他国家的敌对反应。
由印度对外情报局和海军情报处联合撰写的机密情报评估称,这次两个月的海外部署由中国海军商级攻击型核潜艇,起止时间分别为2013年12月13日至2014年2月12日。相关评估称其为“严重增加了印度的安全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