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如何调整自己的全球战略布局?目前已经实施到哪一个阶段?接下来美国将如何推进自己的全球战略?俄欧中在应对美国“调整后的战略布局上”有哪些经验与教训?接下来中俄欧尤其是中俄为代表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全球战略”?
鉴于“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后经过近六年的不断演化,当时间进入“一战”爆发100周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这样一个十分敏感与关键的年份,同时随着“乌克兰局势”日益恶化、东亚局势近期更加“扑朔迷离”这样一个时刻,作为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的每一个时局分析爱好者此时厘清当前国际局势的来龙去脉、成因及后期的可能走势不但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上述几个问题非常宏观也非常庞大,作为一个民间人士仅仅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所获得的有限信息来完整而准确的回答上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衡岳山人)不妨采取“挂一漏万”、“见微知著”等方法粗略梳理一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所作所为,或许能发现某些蛛丝马迹,窥见其中端倪。
第一部分
全球关键性国家或国家集团(欧盟)的未来战略目标
国家战略无论是战略谋划、战略布局还是战略调整与战略实施,都离不开战略制定者所设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因此,这里首先须从可以影响未来全局格局的关键性大国或者国家集团(此处主要指欧盟,但是为了便于理解,后文中的“大国集团”也可能会扩大到诸如G8、北约、G20、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这样一些国际组织)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自对其未来在全球的“战略目标”设定(亦即国家定位)谈起。
一、美国未来的全球战略目标:维持“一超独霸全球”的地位(仍然高居“金字塔顶端”)与现有西方世界主导全球秩序的基本格局不变。
二、欧盟未来的全球战略目标:取代美国现有地位,抢占全球“金字塔”结构中的顶端位置,同时维持现有西方主导全球秩序的基本格局不变。
从欧美各自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作为西方世界的美国与欧盟,其“战略目标”既有矛盾,也有“统一”。矛盾在于谁占据“金字塔”顶端,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欧美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对立”关系,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维持现有不合理的西方主导全球秩序”这一共同利益,所以当局势朝着危及“现有国际秩序被颠覆”的危险时,他们又不得不去采取某种“妥协”的姿态去缓和彼此间的“对立矛盾”,防止出现“现有国家秩序”被“对立”关系所破坏甚至出现被颠覆的苗头,从而达到维持既有国际秩序与架构的目的。
三、日本的全球战略目标:摘掉“战败国”的帽子,摆脱美国的继续控制成为正常国家,从而真正获得西方世界“亚洲利益代言人”的地位。同时,作为现有西方所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中“既得利益”中的一员,其与欧美的共同利益就是“维持现有西方对全球秩序的主导地位”。
其他西方的盟友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与欧美日的共同利益基本一致。这些国家现在与日本一样,在主导现有国际秩序的西方世界里处于“附庸者”的地位。
四、中国的全球战略目标:完成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成为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地缘政治板块的主导力量,且影响力可以辐射至中亚、中东、非洲与南美;构建更加合理与均衡的国际新秩序,并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的主导力量之一。
五、俄罗斯的战略目标:重新崛起并恢复昔日苏联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且影响力足以辐射全球;构建更加合理与均衡的国际新秩序,并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的主导力量之一。
六、印度的战略目标:成为南亚与印度洋地缘政治的主导者,且影响力可以辐射至东南亚、中东、中亚、东非等地区;构建更加合理与均衡的国际新秩序,在未来国际新秩序中成为非常重要的力量之一(比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七、巴西、南非的战略目标:分别成为南美洲与非洲的主导力量;在未来国际新秩序中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之一(比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由此可以看出,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共同利益是”改变既存的不合理国际秩序与架构,构建更加均衡合理的国家新秩序与架构”。虽然当前力量处于上升之中,但是在全球的总体力量结构中仍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虽然彼此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但是由于中俄印这三个大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利益交叉”地带因而彼此之间的互信基础仍然有待于在时间进程中予以夯实。
而印度、巴西、南非虽然非常希望“重构国际秩序”并在“重构”进程中实现各自“国家战略目标”,但是考虑到力量对比的不均衡现状,对“重构国际新秩序”的成功概率及构建进程上仍然“存有疑虑”,且因其自身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易受到现有国际秩序主导者的“联合攻击”,因而患得患失,立场与态度容易出现某种“摇摆”。
以上是笔者简单分析的主要大国与国家集团的各自战略目标与力量分布与构成现状,从中可以发现相互间在“全球矛盾体”中的“统一与对立关系”,而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统一与对立关系”成了不同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不同“战略阶段”进行着各种“排列组合”的力量源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