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豪: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复活,中日必有一战!
(2014-02-15 10:47:03)
标签:
财经育儿 |
分类: 经济评论 |
1.新闻:据媒体报道,12日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安倍再次呼吁日中防卫部门建立联络机制。他称,“空中比海上发生偶发事故及冲突的危险性更高,防卫部门人士间有必要展开对话”。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在回答议员提问时表示,若发生中国军机在钓鱼岛上空攻击美军飞机等情况,可能下令出动防卫力量,允许自卫队行使武力。据《产经新闻》报道,安倍在会上还略带自嘲地说,“有些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批评我是‘废物’,(我)对此完全不在乎”。
占豪:
虽然国际大多数评论和中国很多专家都认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起冲突,但我一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中日之间必有一战,数年前我预估中日发生冲突甚至较大规模战争应该在2025年前后,而现在看预计在2020年前后,其中2017年前后是高危期。
安倍二次上台已经有一年多了,最新民调其支持率仍超60%,虽然参拜靖国神社一度让其支持率下降,但很快又回到60%以上的支持率。安倍的这种支持率,是极右翼首相小泉下台后极其罕见的,这种支持率只能说明,日本广大的民众正在走向右翼化,甚至开始倾向于军国主义化,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再看上述新闻,日本一直考虑和中国建立所谓的联络机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行动弹性。通过与中国建立联络机制,一方面可以将海上冲突与否掌握在日本手中,因为这样的化日本就可以通过不断地向中国挑衅来摸清中国底线,从而在中美博弈间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日本是一个极其喜欢冒险的民族,历史上曾多次实施偷袭,和中国建立联络机制,关键时刻是可以作为迷惑中国的工具,以达到对中国采取军事突袭的目的。
中国为什么不愿意和日本建立所谓的联络机制?在中国看来,只有彼此信任者才需要建立联络机制,中日之间已毫无信任可言,建立什么机制?同时,如果建立所谓机制,只能暴露自己底线的同时,甚至可能成为对手迷惑自己的一种手段,中国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另外,安倍一直不断挑衅的情况下还要不断“呼吁”建立所谓的联络热线,其实也是在制造国际舆论,一旦中日发生冲突,责任不在日方而在中方,因为中国不和日本建立联络机制。
至于小野寺五典说的如果中国在钓鱼岛攻击美国军机等情况,日本将会行使武力。在这里美国不过是所谓借口,其意思是如果日本的飞机等在钓鱼岛遭受威胁,可能会行使武力。
日本赤裸裸的军事叫嚣告诉我们,日本正在走向军国主义化,日本未来完全有针对中国冒险的可能,中国应该做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做好完全准备,一旦日本悍然冒险,就要迎头痛击,绝不给对方半点机会。
2.最近有一则消息值得关注。香港部分大型地产商开始大手笔降价出货,李嘉诚掌舵的长江实业在香港推出首个新盘降价25%开售,二新鸿基则在2月10号推出位于元朗的住宅项目直接降价40%开售。这些地产大佬为什么要这么下血本?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近两三年李嘉诚在加速将资产多元化,部分撤出了大陆和香港,向欧洲转移。李嘉诚现在的做法其实就是要借欧洲汇率较低且资产价格较低的时候低位介入欧洲资产,然后将来可以等待升值。而部分在中国撤离,一方面是因为其商业地产部分已经经营时间较长,地租时间已经近半,此时出手可以得到相对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人民币八年来实际升值超过30%再加上中国房价的数倍涨幅,让李嘉诚的这些资产获得巨大利润,此时高位撤出有利于其多元化自身资产。至于在香港低价出售新盘,是因为美国QE的退出必然会影响到香港房价,此时快速出手楼盘换现金有利于控制自身的资金链,以保证企业的安全。而QE退出对香港的影响必然在下半年开始显现,此时出手可以打时间差。
那么,这又会对内地的房价产生什么作用呢?
内地房价相比香港房价受美联储政策的影响稍小一些,但依然会有影响,所以今年房地产的上涨动力要远小于之前的两年,一旦QE退出甚至可能见顶。但是,房价是否会出现大跌,现在还很难看出来,因为相比香港大陆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有较大的需求支撑。同时,大陆的经济也比香港强大得多。但是,未来随着QE退出,房价依然面临调整压力,特别是如果不动产登记制度得到落实,那么房产税就是接踵而来的事情,到时候必然会面临抛售潮,那么房价到时候就可能面临下跌。不过,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来说,住宅虽然升值空间不是很大,但有价值的商业地产依然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前一篇:中日开战在即已无路可退